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iMedia时代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25 09:00:56

  随着陈冠希的出面声明及道歉,“艳门照”事件总算暂时走向落幕。

  在这一个多月里,整起事件之所以能在全球各地如滚雪球般的形成风暴,除了照片本身的震撼性外,主要即拜网络科技所赐。

  网络有如双面刃,其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及杀伤力,除了让这一男八女受伤惨重外,同时还波及其家人和诸多不想“接受”的无辜大众等。当大家一边骂、一边又不得不曝露在相关讯息所构筑的环境中时,其实正凸显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i Media”的时代真的来临了,人人可以是“新闻台”,人人拥有发言权,网络给了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它给陈冠希、给大老板、给各网友,也给你我;它解放了以往传播过程里的层层限制(如一篇稿子要刊登,得经过各层级守门人的重重把关,经过营销系统的发行,才能曝光在读者手中);在此同时,它也放弃了约束力,人人“有权无责”,只要一按键,要什么有什么,要传的也都传出去了。

  在“i Media”的时代里,讯息“给取(Give & Take)”的方式也起了变化。以往是由机构(如电影公司、经纪公司、艺人)操控,观众被动接受、单向消费艺人;现在则是人人主动散布、全民消费艺人。在网络世界里,艺人不再占有绝对优势,宰制、被宰制的“位阶”重新洗牌。

  同时获利者也有所变化,如这次事件里一男八女的大牺牲,行家初估,若拍电影,市值起码一亿,如今市场上销售不法DVD一张20元人民币,市民还是抢着买。可是这些庞大的利益,都给人盗走了。艺人以往拍写真集,酬劳还有得拿,这次却分文未得。令人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但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身处“i Media”的新时代里,在这个我们生活其中却尚未形成规范的丛林里,人们要如何求生?

  首先要认清科技的力量,“网络世界世界没有秘密”,这是绝对定律。就算删除档案,都能恢复。无知,只会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对于奉行“身体自主权”的玩家们,玩完之后必要确认删除,或拿走磁盘,自己保管。在copy如此容易的今天,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要从自己开始把关。不只公众人物,就算市井小民,也要学会维护自我隐私。

  太多的方便性,太少的自我约束,网络世界其实需要更高度的自制力及警觉性。

  而这个按键如此容易、按键不必负责的网络世界,也是“集体暴力”成形的温床。过去的这个月里,被集体强暴的,不只是艳门照里的男女主角们,还有那些不想看、不想听的市民们!

  若从这次事件中,让我们反省、面对,继而找出应对新世界的生存法则,广大民众为这起事件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或能得到补偿,而这一切,仅靠陈冠希的几句道歉是无法补偿的!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