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茶叶饼上的一张照片,陈式太极拳两位当代大师级人物19日对簿公堂。
【说法】
相识数载,郑州师兄自称“问心无愧”
“如果说我有啥错误,那就是没有提前给陈瑜打招呼,但我们问心无愧。”谈起这场官司,张志俊夫妇难以接受,他们本来打算告知陈瑜,结果陈瑜先告上法院了。“让他一搅和,哪还有心做这事!”现在,张志俊夫妇已经放弃,不做这个茶饼了。
张志俊回忆说,以前师父每次来郑,吃住都是他们家负责,对陈瑜的照顾也不少。师父在世时,他每次去北京,都顺便给师父的邻居送一份礼物,希望他们帮忙照顾师父。当时可以说是“情同父子”。
1981年年初,师父来郑州看病时,专门把一张照片给张志俊,“让我需要了就用”。那次也算是“托孤”,师父交代他两件事:第一,要将太极拳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二,帮忙照顾好陈瑜。
然而,让张志俊夫妇生气的是,陈瑜居然在诉状上公然写着“被告(张志俊)自称是陈照奎的嫡传弟子”。“自称”这一用语让张志俊大为光火,法庭上,两人还为此发生争吵。
张志俊说:“我继承了师父衣钵,把太极拳发扬光大,不是嫡传弟子是什么?”而陈瑜则反问说:“你今天把父亲肖像做在茶叶饼上,明天又做到背心、袜子上,这就算缅怀恩师吗?”张志俊很生气,当时就回答说,我国素有茶文化,以此纪念并无不妥,他也不可能把恩师照片用在背心、袜子上,对方纯属胡扯。
张志俊说,对于这场官司,毕竟有师兄弟关系存在,这样斗下去,对双方和太极拳的发展都没有任何好处,他仍然希望私下解决。
【回应】
擅自使用先父照片,北京师弟拒绝让步
“不管是啥原因,如果父亲在世,也不会允许让自己的肖像在茶叶饼上出现。”昨天中午12时,远在北京的陈瑜在电话里说,尽管他和张志俊是老朋友,但张使用他父亲的照片,也得提前说一声。
陈瑜说,两家因太极拳而结缘,几十年来互相照顾这都是事实。上世纪70年代,张志俊夫妻来北京时,父亲陈照奎宁愿自己睡在长椅上,也让他们睡在大床上,对他们也够好的。
“我确实住过他们家,我感谢他们,这些都是往事,但今天要解决的是茶叶饼的事!”“你得承认张志俊错了,他未经允许擅自使用我父亲的照片就是不对!”陈瑜说,如果纯粹是为了纪念,那何必要卖钱,为啥不无偿赠送呢?
陈瑜说,其实开庭当天,他希望张志俊能向他道歉,赔点经济损失,然后双方再坐下来,共同商量怎么经销茶叶饼的事。但张志俊拒绝承认自己侵权,这就没法谈了。
至于“嫡传弟子”的争议,陈瑜认为,1978年父亲曾亲自说他这一生从未收过徒弟,张志俊如果能拿出证明来,他就承认。“难道单独教他一个人就是嫡传,那我父亲有很多嫡传弟子了。”在陈瑜看来,张志俊是父亲的学生,只有自己才是父亲的“嫡传”。
和张志俊一样,陈瑜同样希望,大家能坐下来谈谈,协商解决这场纠纷。但前提是,张志俊赔礼道歉。
另外,有坊间人士称,之所以陈瑜和张志俊闹别扭,还牵扯到太极拳衣钵传人的名声大小问题。张志俊名声在外,是太极拳“郑州三张”之首,开班授拳时学生很多。
-新闻附件
陈式太极拳的历史
据称,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为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所创编。陈王廷(1600年~1680年),文武兼备,他在参阅明代戚继光的《拳经》、道家《黄庭经》等专著后,以《易经》的太极阴阳学说为拳理依据,创编太极拳。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至1928年,陈氏第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宗师陈发科携子陈照奎离开陈家沟赴北京传拳,北京武术界尊其为正宗太极大师。陈照奎(1928年~1981年)一直跟随其父,7岁习拳,在拳架、拳理、拳法上全面继承发扬,并对拳谱进行整理。而陈家沟老家由陈发科之侄陈照丕等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