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上海的初三学生都在为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而跃跃欲试。但是在这座城市里,同样正在读初三的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愁眉不展,不知道他们高中的课桌在哪里。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孩子。
从江苏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张雄伟经过21年奋斗,成为高级技师,还是上海建工集团第一个入党的农民工、上海市第一批农民工劳模。日前,他又光荣当选上海市第一批农民工人大代表。但即便如此,他也无法解决女儿在上海初中毕业后读高中的难题。因此,张雄伟宁肯选择长时间的两地分居,受相思煎熬之苦,也要让女儿在农村老家读初中。
“这些孩子从小亲近城市文化,习惯了城市便利生活,但因政策上的原因不能在上海进行高中阶段的教育,并且由于他们的父母在上海务工也无法送他们返回原籍读书,这样他们就会无学可上,无业可就,只能终日游荡在社区,甚至产生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件。”张雄伟忧心忡忡地说。
据2007年上海市教育事业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近38万人,其中初中阶段8万多人。
“现在全国已有上亿农民工,在城市出生、成长但不能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上海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赵建德说。
上海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上海高中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开放,条件还不成熟。他们建议:应开放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让农民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能自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日前表示:上海市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了社会的呼吁,上海市教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深入进行了前期的政策研究,现在正在完善政策设计与操作方案,“即将进入决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