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中国 正文
重庆为通航道欲炸掉"呼归石" 市民呼吁保留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19 09:55:53

 

重庆为通航道欲炸掉“呼归石” 市民呼吁保留

昨日下午5时08分,呼归石首次爆破。

重庆为通航道欲炸掉“呼归石” 市民呼吁保留

这块石头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今年8月将全部炸沉,以扩宽航道

  东北网双鸭山2月19日电 昨天,位于长江朝天门水域弹子石和野猫溪中间地带,承载着大禹治水美丽神话传说的“呼归石”进行了首次爆破。

  三峡大坝年内实施175米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九龙坡港口。为疏通长江铜锣峡至娄溪沟河段航道,航道管理部门决定炸掉呼归石。随着各种手续的一一完备,呼归石即将永远消失。

  与此同时,我市不少市民通过网络等媒体,竭力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留住这个重庆唯一与大禹治水传说有关的“遗产”。

  炸礁只为保通航

  昨天上午,南岸大佛段居民周学明来到弹子石江边,用摄像机对准江水中的呼归石,从南滨路一路拍摄过去。周学明说,月初以来,呼归石上就有数十名工人在打孔钻眼。

  现场工人介绍,打孔钻眼是为爆破作准备,爆破时间估计就在近期。

  重庆长江航道工程局负责人介绍,爆破清除呼归石是长江三峡库区铜锣峡至娄溪沟河段航道疏通工程的组成部分。

  呼归石位于朝天门水域弹子石和野猫溪中间地带,120米长、80米宽,顶高167米,与江北沙嘴、朝天门河嘴形成对峙之态。呼归石下面是一道石梁,上游紧连一片400米的礁石群,伸入江中150米,约束了航槽,影响江水流态。如果不炸掉这个礁石群,库区达到175米蓄水深度后,此处将形成暗礁。

  库区蓄水后,万吨级船队若直驶九龙坡港,呼归石段河道是必经之路。目前此段航道维护宽度大约60米,若不扩宽,轮船编队可能因船吸现象等发生碰撞。据介绍,工程完工后,此段航道能满足万吨级船队航行需要。

  相关部门介绍,2006年长江航道占全市运输量65%。若能通行万吨级船队,现有运力还将增加20%,从而可以一举奠定重庆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

  市民吁留呼归石

  就在航道疏通部门紧锣密鼓加紧爆破准备的同时,另一种声音也日渐大了起来。

  “也许我们无法阻挡这种对文化的摧毁行为,至少我们可以表明自己的遗憾。”曾因写下《失踪的上清寺》而出名的重庆作家老罗在天涯社区重庆版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留名,以留住重庆唯一与大禹治水传说有关的“遗产”——长江中的呼归石。

  随即,重庆社区网等多家网站也出现“呼吁留住呼归石”的帖子,而且跟帖众多,大多数网友都支持老罗的建议。网友们询问:可不可以再想想办法不炸掉呼归石?比如挖通礁石两边的江道?还有网友提出:如果非要炸礁,可否把呼归石切割放进博物馆或重起雕塑,为重庆留住一脉文化和传说。

  重庆长江航道工程局负责人表示,他们非常关注市民的意见,因此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进行调查论证,最终证实呼归石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也不具备文物保护价值。目前,施工许可证早已办妥,环境评估也已完成,他们将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礁石清除。

  昨日首爆“静悄悄”

  昨日下午5时8分,位于长江朝天门水域弹子石和野猫溪中间地带的一块礁石上,“嘭”的一声轻响后,一片硝烟升腾而起,碎石向江中飞溅。岸上,数十围观者举起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着这次爆破事件。

  现场工人介绍,这是长江三峡库区铜锣峡至娄溪沟河段航道疏通项目中呼归石的首次爆破。

  由于呼归石位于出城区,礁上只装了27.6公斤炸药,没有封航,爆破也只震散了礁石伸向江中的一小部分。

  为爆破钻孔打眼,本月初就已经开始。炸呼归石的消息传出后,几乎每天都有市民前往打探,希望最后再看一眼这堆附着“神话传说”的礁石。虽然炸礁在技术上难度并不大,但为了避免更多市民前来参观所带来的干扰,施工方一直没有透露具体的首爆时间,一切几乎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呼归石的传说

  朝天门对面的南岸涂山脚下,有块巨大的礁石伸入长江之中,人们叫它“呼归石”。

  相传先民曾遭水灾,鲧窃天帝“息壤”以救民。天帝怒而杀鲧,旋洪水再现。鲧的儿子大禹受命治水,在江州(即重庆)与涂山女相遇并结为夫妇。婚后不数日,大禹登程去疏通九河,涂山女送夫至江边。

  大禹一去三年,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女天天站在江边盼夫归来,日久天长化身为石。百姓为感念大禹治水之德,遂将涂山女所化之石叫作“呼归石”。

  该不该炸掉呼归石

  记者昨日统计网络跟帖,对“炸掉呼归石为万吨级船队让路”的消息有超过600条发言。其中,以“重庆老罗”为代表的反对炸礁意见超过500条;赞成方代表则是重庆航道工程局宣传处长张黎。双方观点交锋激烈。

  正方:

  呼归石只是块普通礁石

  张黎:据权威考证和史料记载,长江上游以及重庆附近根本没有水患,大禹治水地区大约在今天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呼归石在100多年前还被称作乌龟石。出于美好的愿望,乌龟石才演变成了今天的呼归石。

  呼归石实际只是一块独立的礁石,与白鹤梁等历史遗迹不同。川江河道中,这种有传说故事的礁石制造了无数的血与泪。

  网友青瓷:一石一木都可以编个传说,这种呼归石全国多得很。如果炸礁影响生态还可考虑制止,但为了一个传说影响经济发展就实在不值。

  网友黄燕:发展经济必须舍得丢掉一些坛坛罐罐。再说蓄水175米以后,根本看不见呼归石了。

  反方:

  为子孙留下传说附着物

  网友黄波:《水经注》上明确有载,大禹和涂山氏故事就发生在重庆,呼归石已成为大禹在重庆活动的传说附着物,更是旅游文化的象征。重视经济不一定就需要牺牲文化,相比其他城市,重庆的文化遗迹已经太少了。

  “重庆老罗”:呼归石可以算作旅游文物。如今,有很多导游在带团去三峡游览时,都会向游客介绍呼归石,海内外游客都由此认识了这个“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证据。

  旅游文化附着物因为没有挂上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命运普遍危险。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点关于神话传说能看见的东西。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