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中国首届道德模范吴天祥21年没在家过春节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15 09:51:27

  史传,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武昌区政府巡视员、中国首届道德模范吴天祥,自1988年来,21个春节都是出门在外访贫问苦。

  普通人过年都是与妻儿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吴天祥21年春节“不回家过年”,他是怎么过的?连日来,记者采访到不少感动人心的故事。

  吴天祥的“苦”与“乐”

  很多人觉得吴天祥过得很苦。可不是吗,连续21个春节,他都在外奔波忙碌、帮助别人。自然,平常日子他也是这么过的。但在春节,他过得更累。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除夕到初三上午,他在荆门山洞摘蘑菇;初三下午,赶到武汉模范监狱探视服刑人员;晚上,到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

  初四,他到洪山监狱做帮教;初五,到沙洋监狱做帮教;初六,他接待上访群众,资助大雪垮房户李右成1000元钱,帮其租房。

  吴天祥也不是感受不到自己的辛苦。以下是记者摘抄的吴天祥春节几天的日记——

  2月5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就要放春节长假了。听说荆门山洞里几个种蘑菇的下岗工人,今年大丰收,每天摘蘑菇到深夜。当年是我协调他们去山洞种蘑菇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当然高兴。与妻子商量后,我明天就去看看。

  2月6日。一路上,我在想,自己也是60多岁的人了,搞几天劳动受得了吗?自己刚刚骨折,还有高血压……这个想法一出现,就被我抛弃了。我想,模范共产党员就是火炬,不是要照亮自己,而是要照亮别人。

  2月8日。每天早上起来,宋望明他们就问我,晚上睡得好吗?我是怕他们担心,总回答睡得好,其实,晚上骨折处疼得我难以入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我在想,一棵树长得怎样,要看他的果实如何;一个人活得怎样,要看他的贡献如何。春节和他们一起劳动,只要他们高兴,我也就感到了快乐。

  记者谢东星

  2008年春节 强忍伤痛帮下岗工人采菇

  宋望明是武昌区一名下岗工人,是吴天祥的一个长期帮扶对象。两人的交往并非一帆风顺。

  2003年11月,走投无路的宋望明找到吴天祥,他看准了养金鱼的生意,但是下岗多年的宋望明缺启动资金。

  吴天祥决定出手援助。他找到银行签字画押签定了贷款合同。条款约定:如果贷款人创业失败,到时没有偿还能力,由担保人吴天祥还款。

  一开始,养金鱼的势头很好,吴天祥一连两个春节期间都曾到鱼塘和宋望明过年。谁知问题出现了。金鱼招惹来很多食鱼鸟,金鱼红光闪闪,不知沉水躲避,一个个被鸟儿吃掉了。再加上养殖不善等原因,宋望明的鱼塘破产了。

  宋望明无颜告诉吴天祥,一人躲到外地打工去了。2006年,联系不上宋望明的银行工作人员找到了吴天祥。

  “做人,最要讲的是诚信哪!”昨日,回忆起这一幕,吴天祥还十分感慨。既然自己是担保人,就不能逃避责任。连本带息2.2万元,吴天祥一人偿还。

  事后,吴天祥找到宋望明。宋哭着拉着吴天祥的手说:“老吴,我没脸见你,我不想活……”吴天祥安慰他:“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不容易,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了再来还有成功的希望。”

  其后,宋望明准备种蘑菇,吴天祥又带他到新洲、东西湖和公安等地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天祥得知荆门冷水镇的山洞很适宜种蘑菇。吴天祥又送去1万元钱,让宋望明到山洞种蘑菇。

  2007年底,宋望明给吴天祥打来报喜电话,蘑菇大丰收。宋望明说:“蘑菇长得到处都是,摘都摘不完,每天都要采摘到半夜。”

  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吴天祥乘车来到300公里外的山洞,一下车就帮着摘蘑菇。因为市场要货急,吃罢晚饭,大家又赶摘蘑菇,直到晚上九点多钟。就这样,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65岁的吴天祥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一直在山洞摘蘑菇。

  宋望明不知道,武汉头场大雪后的1月13日,吴天祥冒雪慰问贫困群众时不慎跌倒,导致右肩骨折。医生建议他打绷带,多休息。可吴天祥只是抹了点止痛药。在山洞摘蘑菇的4天时光里,吴天祥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骨折的疼痛,常常疼得彻夜难眠。

  宋望明感言:正月初一,我和老板余成良早上7点起来,想起早给他拜个年的,结果发现老吴已经起床,钻到洞里采蘑菇了。我们什么都没说,心里很感动。后来,我们看他走路和肩膀的姿势有些僵硬,才知道老吴的肩膀骨折了。想到他这么大的年龄,又带着病,还和年轻人一起抢着干活,大家忍不住哭了。所有与他接触的人,对吴天祥的最大感受就是无私,真正的无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他的感染,向他学习。 2005年春节 到江夏地头摘蘑菇

  46岁的王四快是武昌起义门社区的下岗工人。2003年8月,家贫如洗的他上访找到吴天祥。吴天祥了解到,王四快人穷不倒志,居委会上门给他办低保,王四快一口回绝,表示自己“要创业不要低保”。

  吴天祥担保给王四快贷款2万元。当年,王四快到随州做蜂窝煤,吴天祥每月去看他一次。吴天祥发现,当地农民种蘑菇很发财,就劝王四快种蘑菇。2004年,王四快回到江夏种蘑菇。

  开始是一个人种,由于适销对路,吴天祥又介绍了几批下岗工人跟着王四快一起种。2005年春节,吴天祥专程赶到王四快的蘑菇厂,帮着一起采摘蘑菇,谋划发展。

  王四快的蘑菇生意越做越大,年销售额高达数百万元。他成立了武汉华四创业香菇基地,当上了总经理,领着一帮下岗职工共同致富。去年,王四快还当选为“湖北省再就业明星”。

  王四快感言:没有吴天祥,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农村创业时,条件很艰辛,时常有打退堂鼓的念头。老吴经常来看我,鼓励我,自己掏钱买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给我。我真切感受到,老吴比我更艰辛。他还有这么大的干劲,我再苦再累也就没有怨言了。我祝愿,老吴永远有个好身体。

  2006年春节 到农村帮钟三和养牛

  说起老吴养牛,钟三和、吴华香夫妇至今惭愧。钟是洪山区农民,吴是武昌区下岗工人。2000年生活困难之际,夫妻俩找到了吴天祥,也是吴天祥帮着借钱,2003年开始创业在汤逊湖新店村养奶牛。

  养奶牛要十分细致,钟三和夫妇一连几个春节吃住在牛场。2005年底,钟三和的母亲骨折,而牛场帮忙的工人都要回家过年。在和吴天祥聊天时,钟三和无意把自己想回家过年的念头说了出来。

  这年大年三十,吴天祥赶到了牛场,把钟三和夫妇劝回了家。奶牛一天要吃三顿,每顿都要现调饲料。上了饲料,就要出牛粪,清牛栏,运垃圾……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吴天祥每天凌晨4点起床,一直忙到半夜才能睡下。

  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吴天祥连连感叹:“去养牛前我不知天高地厚,我不知道养牛这么累!”事后,有人问老吴为什么春节放弃家人团聚去养牛,吴天祥说:“在这个时候,我想到共产党员不能只考虑一家人的团圆,还应该想到万家团圆。”

  2008年1月31日中午,大雪压垮牛棚,钟三和家12头奶牛被砸伤。困难之际,钟三和又拨通了吴天祥的电话。吴天祥当天下午赶到牛场慰问钟三和。第二天一早,吴天祥自己拿出1万元现金,送到牛场。在这么困难的时候,遇到这样无私的温暖,钟三和、吴华香夫妇流泪了。

  钟三和感言:吴天祥这个人愿意帮忙。你有困难找到他,他就会千方百计帮你的忙。他帮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期不懈、一心一意,并且,他的帮忙都很及时,都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世界上这样的人多了,我们这个社会就好了。

  1998年至2004年春节到黄州替帮扶对象养猪

  今年53岁的黄存凤,到黄州农村养猪已经有10多年了。创业之初,吴天祥自己拿出2000元钱,作为黄存凤的创业启动金。而10年来,吴天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月至少给黄存凤打两个电话,询问养猪的情况。

  黄存凤的猪场在一个偏僻的坟地,期间,她遭遇过生猪被偷,也遭受过洪水侵袭。每次遇到困难,都是吴天祥及时解难。1998年春节,吴天祥来到黄存凤的猪场帮她养猪。此后连续6年,吴天祥每年春节都是在猪场过的。2004年春节,吴天祥看到黄存凤连续多年没有回汉与家人团聚,主动请缨,把猪场交给他来料理。

  黄存凤感言:吴区长为官清正廉明,对我们下岗工人的帮助是实实在在。10年来,在他的帮助下,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观。从我个人来说,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我衷心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

  吴天祥 过年“日历”

  1988年春节—1997年春节,到全省各地的监狱做帮教。20多所监狱,他跑了个遍,有的监狱,他反复去过多次。

  1998年春节—2004年春节,帮扶对象黄存凤,养猪。

  2005年春节,帮扶对象王四快,种菇。

  2006年春节,帮扶对象钟三和,养牛。

  2007年春节,军山少管所做帮教。

  2008年春节,帮扶对象宋望明,摘蘑菇。

  (根据相关资料及吴天祥本人回忆整理)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