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15日电 日本《产经新闻》14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说,从海上漂到冲绳的中国垃圾“10年增长了13倍”,并称“漂浮的垃圾给日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从沙尘暴到酸雨、光化学雾再到如今的垃圾,日本媒体认为,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各种污染物越来越多,但一名中国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对日本媒体的说法表示了怀疑,日方的很多说法都缺乏依据。
称中国垃圾污染冲绳环境
“中国垃圾10年增长了13倍,在冲绳漂浮”,在《产经新闻》14日的报纸上,这样一个标题显得非常醒目。文中写道,“从海上漂到冲绳海岸的垃圾10年来增加了8.6倍,其中来自中国的垃圾激增到了13倍。直到本月13日这一事实才得到证实。这让中国垃圾流向海外的事实更加突出,因为目前中国只顾优先发展经济而无暇顾及环境问题。垃圾的漂浮也会对日本的生态造成严重影响,需要政府尽快制定有关对策。”
该报道还说,中国去年的GDP增长了11.4%,以沿海为中心消费也在增加,可垃圾的处理却跟不上消费的增速,只好把垃圾直接扔进大海。本来生息在冲绳海域与陆地之间的植物可以作为天然过滤器净化海水。但如果垃圾堆积,就会降低过滤器的净化功能,让海水变混浊,导致珊瑚礁坏死。
报道还说,这项调查是“防卫大学”的山口晴兴教授历时10年所做的。他从1998年起,每年在冲绳、宫古、八重山的13个岛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998年时只有1437个漂流垃圾,到去年竟增到12295个,其中大多数为饮料瓶等塑料垃圾。来自中国的增加量最大,由最初的138个增加到了1839个。其次是韩国和台湾等。不过,《产经新闻》在报道中并未对该项调查如验证垃圾来源进行说明。
“中国污染”是热炒话题
近年来,日本媒体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中国污染物破坏日本环境的担心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如不加紧治理环境,终有一天日本的天空会飘下酸雨”,“中国的沙尘暴刮到日本”等说法都曾在一些日本媒体上出现。2006年4月,北京遭遇严重的沙尘天气,日本电视台马上将镜头对准东京街头的汽车,说由于北京的沙尘暴波及日本,车上落下的灰尘厚于往日。2007年5月,日本从九州到关东20个地区检测出光化学烟雾,《朝日新闻》等媒体立刻报道说,“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生成的臭氧所致”,称烟雾被西风吹到日本。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中国环境检测专家的认同。
日本媒体对中国垃圾漂到日本的报道也有过不少。《八重山每日新闻》此前报道说,有大量标注着中文和韩文的垃圾顺着洋流漂到日本石垣岛海岸,并大量堆积,甚至称“这些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将漂流到夏威夷”。据了解,一些日本民间团体也在积极从事改善中国环境的活动,如组织人员到中国植树。据《八重山每日新闻》报道,日本一家企业今年3月1日还将组织中日韩3国大学生赴冲绳联合进行垃圾清理活动。
中国专家表示怀疑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系王洪涛教授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对“中国垃圾漂到日本”的说法表示质疑。王洪涛说,过去20多年间,中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处理设施迅速增加。1980年前,生活垃圾以倾倒为主,而现在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达60%以上。《产经新闻》“中国的垃圾处理跟不上消费增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王洪涛认为,10年前,沿长江地区存在向长江倾倒生活垃圾的情况,旱季倾倒,雨季将垃圾冲进长江,有可能会有垃圾顺水漂流到海里。但近几年向水体倾倒垃圾已被严格禁止。《产经新闻》所说的直接倾倒进海洋更是中国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从这几点来看,日本媒体的报道有夸张的成分”。目前中日韩3国还没有建立跨国机制联合解决海洋漂浮垃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