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冒充华侨骗财骗色
男子冒充英籍华侨骗财骗色,最终被女事主识破……近日,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陈聂云。
2007年10月,犯罪嫌疑人陈聂云,以“风知天音”的QQ名搜索女网友。受害人王某见其QQ昵称特殊,便选择跟他做好友。两人聊天时,陈聂云谎称自己是英籍华侨,孤身回国创业,由于在英国的父母不喜欢外国女孩,于是想在国内找个女朋友结婚。在获得王某信任后,陈聂云多次与其发生性关系。2007年11月初,陈聂云用红药水涂满脚部,谎称脚部受伤需要钱做手术,骗取王某人民币5000元;之后,陈聂云又以做充值卡生意为由,骗取王某人民币5000元。
随后,陈聂云以相同方式与韦某发生性关系并骗走其一张农业银行卡及现金4000多元。他的行为引起了王某的怀疑,王某在陈聂云手机内找到韦某的电话号码,两人交谈后发现均受骗了,在催要陈聂云还钱未果后,陈聂云关了手机。王某用朋友吴某的QQ与陈聂云取得联系,约陈聂云到深圳龙岗平湖街道见面,陈聂云应约而来,王某随即报警,陈聂云即被民警抓获。(据《南方都市报》)
刘银龙律师说,“诈骗分子当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更值得反思的是,受害者如何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般来说,诈骗分子行骗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博取对方信任,然后再骗取对方财物等,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刘银龙律师表示,我国明确规定了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刑法》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更为严厉乃至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但是,对于通过信用卡、金融票据等进行诈骗,《刑法》另有规定。
假汇票诈骗千万被重判
近日,辽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鲁刚无期徒刑,其余被告人分别领刑。鲁刚和吴亚君是沈阳市人,各自经营一大摊子生意,腰里不缺钱,可总觉得钱不够用。王永纯是锦州市人,名下有锦州市聚龙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银行天天追着要他偿还贷款。这三个人聚到一块,中心话题就是怎么能弄到钱。2002年5月的一天,他们聚到吴亚君名下的兴盛房屋开发公司办公室,鲁刚提出一个想法,克隆承兑汇票,拿假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保证能弄到钱。吴亚君和王永纯心领神会,一致赞成。随后,三人合谋,通过拉拢他人伪造汇票等准备,成功骗取银行资金1700万元。随后,鲁刚和妻子逃到肯尼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07年2月7日11点,在泰国警方大力配合下,中国警方在泰国首都曼谷机场将鲁刚成功抓获。法院随后作出上述判决。(据《辽宁法制报》)
刘银龙律师说,“通过信用卡、汇票等金融票据等进行诈骗,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我国《刑法》另有规定,对该类犯罪有更严厉的打击力度。普通诈骗最多判处无期徒刑,而金融票据诈骗等可以判处死刑。”
刘银龙律师表示,我国《刑法》199条规定,犯刑法192条(非法集资)、194条(金融票据诈骗)、195条(信用证诈骗)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上除律师外,均系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