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健康 > 养生食谱 正文
防寒:睡眠充足 足部保暖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04 10:28:26

  早点睡晚点起

  专家指出,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有记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是因为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故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养阴藏神,使翌日劳作精力充沛。“早卧”可能许多老年人都做得到,但要“晚起”,可能许多老年人反而不习惯。不过,冬夜较漫长,实在没有必要在凌晨五六时天还没亮就匆匆起床,特别是有灰霾等劣恶天气时更不宜早起早出门。即使是在晴朗好天气也不必起得太早,冬天早上八九时出门晒晒太阳比较合适。

  冷水洗脸热水洗脚

  专家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在寒冷的户外呆过长时间,要注意保暖,不宜吹寒风,因为那样容易使血压明显升高,引起中风。由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当遇到冷空气刺激时,血液循环会加快以抵御寒冷,引起血压明显升高。所以不少老年人中风都是半夜从温暖的被窝中起来去厕所时发生的。

  另外,洗澡时水温也不宜过高,因为老人血管弹性下降,水温过高容易引起血管爆裂。

  寒冬季节,老年人还应加强耐寒锻炼,例如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老年人的居室最好备有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在户外时,最好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另外,脚下也要穿得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老年人在冬天仍要多走动促进血流畅通,另外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常洗常晒,睡前可用温热水烫脚后按摩脚心10分钟。

  来碗热粥暖暖身

  一碗热气腾腾、香美可口的粥,不仅是祛病保健的佳品,而且还有御寒暖身的作用。据专家介绍,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润脏器的功效。熬粥时可按需要适当加入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山药粥:山药50克,大米50克,适量的蜂蜜和食用油。将山药切成小块炒过后加入蜂蜜,放入熬好的大米粥中煮开即可。这种吃法有补肾益精、润养血脉的功效。

  栗子粥:去壳栗子15~20个,大米50克,一起下锅煮粥。栗子性甘温,具有活血止血、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效,适用肾虚畏寒、腰膝酸困无力者食用,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结肠炎。

  核桃粥:捣碎50克核桃肉,与100克粳米同煮成粥。核桃肉热量高,含丰富亚油酸,有补肾、养血、健脑(健脑产品)和强筋骨的功能。常食核桃粥可增加机体热量,增强御寒能力,特别适宜年老体衰、病后虚弱,头昏眼花、健忘及神经衰弱者食用。

  羊肉粥:选半斤瘦羊肉切成肉丁,放几片姜与适量萝卜同炖,除掉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粥。羊肉性温,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强阳,最适宜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牛肉粥:选适量牛肉切成薄片并调好味,放下快煮好的沸粥中,味鲜无比。牛肉含多种氨基酸,对人体补益大。牛肉粥可养胃益脾、补气生血,对于气血不足之体弱畏寒、筋骨酸软或气虚盗汗等诸症治疗效果均好。

作者:    来源: 大洋网     编辑: 丛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