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国家图书馆免费树立了什么“范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04 09:23:06
 

 

    从农历大年初一开始,国家图书馆全面减免收费项目。这些措施包括:取消读者卡办证费、读者卡年度验证费、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等,读者凭第二代身份证以及相关有效证件可以直接入馆阅览。同时,国图还将大幅度降低文献复印费等。(《北京娱乐信报》2月1日)

    前不久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人们为什么读书少了?有人说,有人说,我们的生存压力太大了,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和耐心静下心来走进知识的殿堂;也有人说,现在的人心灵浮躁,没有读书的欲望……然而,在笔者看来,并非如此。

    国民图书阅读率虽然逐年走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缺乏读书的热情。周末假日去新华书店看看,一个个站着出神翻阅书籍的疲倦背影,就是一个明证。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当前这个喧嚣的消费时代,我们丧失了浓厚的读书大“气候”。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真正的公共图书馆太少了,没处读书。一些图书馆因为经费不足,纷纷改建为咖啡厅、酒吧等娱乐经营性场所,而一些图书馆即便开门,也要么是书籍陈旧不更新、环境恶劣,要么是收费很高人气惨淡,导致很多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冷冷清清没有读书的氛围。如今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图书馆“踏破门槛”的火爆场面,就仿佛是一场梦境而已。

    缺乏文化的滋润,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会变得肤浅而非深刻。从这个角度看,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保持基本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对于提高国民读书热情、重树和强化社会的文化底蕴,意义深远。在此方面,国家图书馆开了一个好头,令人赞赏;但我却以为,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示范价值”却不仅在于,国家图书馆能够“让利于民”、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还在于,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让国家图书馆的“公益品质”再次回归。

    事实上,正是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公益性得到突出体现。仅2007年底,中央财政追加国家图书馆专项经费9300万元。那么,地方财政也理应效仿中央财政,少盖一些美轮美奂、过于高档的“豪华大剧院”,多建几所便民惠民、让老百姓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设施,逐步改善当前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没落”境况。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图书馆此举意在为中国图书馆树立一个范本。这个“范本”,是一个公共财政和文化责任完美结合的范本,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