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81岁老太照顾45岁瘫儿23年 菜叶是唯一下饭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02 10:11:12

  东北网双鸭山2月2日电   儿子在上艺术学校训练时,不慎摔成了高位截瘫,花儿一样的时代就这样被病魔“捆绑”在床上至今23年。多年来,在老母亲的悉心照顾下,这个由于下肢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不仅通过锻炼学会了偶尔翻身,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一部近10万字的剧本《残者》,每字每句都让人感到辛酸不已。

  瘫痪儿子曾是艺术学校学生

  昨日,记者在文艺南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见到了躺在床上的张友民。满脸皱纹、双手变形、头发花白的张友民今年45岁,在场的人怎么也无法将眼前的他与“艺术学校学生”联系起来。

  在张友民躺的床头旁,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擀面,一小盆切好的白菜叶子是他们惟一的下饭菜。这位81岁的老人叫廖淑芳,是张友民的母亲。见到记者来,老人双手习惯性地在衣服上擦了擦,忙着到处去找凳子,但找了好几圈她才发现,原来家里除了儿子一张轮椅外,连一个能坐的凳子都没有。躺在床上的张友民也挣扎着想坐起来,但是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累得头上直冒汗。后来他母亲扶他坐起来在身后垫了个被子。

  “1985年1月16日,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天。当时我上艺术学校学戏曲表演。在一次练习翻跟头时,我摔倒在课堂上,没想到这一摔我就再也没站起来”,张友民说着泪流满面:“说起来我就想哭,这些年日子过的太苦。我父亲早在1976年就去世了,两个姐姐也都相继嫁了人。刚受伤的时候,没敢让我母亲知道,怕她受不了,半个月后我才让她来医院照顾我,这一来我们娘俩就在外面呆了3年多时间。我长期住院治疗,母亲就陪着我,后来就回家了,母亲的地变成了生态林,我们娘俩一年能领到12袋面粉,还有我每个月200元的低保费,就靠这点钱过日子。1997年,我母亲的冠心病发作了,没钱去医院看就抓了些中药,那时候我也吃中药,我们娘俩的药差不多,干脆就把中药熬在锅里下面条吃,那种滋味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以自己为原型写剧本盼发表

  在张友民的床边记者看到一厚沓作业本,一共300页,近10万字。里面记录着许许多多令人发酸的场景。“我瘫痪了23年,感受到了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的痛苦,在住院期间,我更是认识了许多和我一样痛苦的人,所以我用2年时间写成了这个剧本并取名叫《残者》。里面的人物原型是我和我的病友,希望有一天能把它拍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些瘫痪病人的痛苦。”

  由于坐的时间长了,张友民不停地喊疼,头上大汗淋漓,母亲廖淑芳赶紧坐到床边给他按摩手,以此来减轻儿子的痛苦。“这有什么办法,照顾着儿子凑合过吧。我年龄大了,哪天突然不在了,不知道儿子该咋办……”

  “我去看过他好多次了,他的意志非常顽强,现在已经能在院子的双杠上锻炼上肢,还学习写剧本。他要是不瘫痪,现在也应该有妻子,有孩子了。”昨日,张友民户口所在地文艺南路社区的刘文辉主任与碑林区人大代表秦文戈给张友民家送去了过年的米、面、油和1500元钱,希望这个不幸的家庭能过个好年。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