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宽容对待赵本山的荤段子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1-25 10:10:09

  应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点题的话:“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近日来,笑星赵本山的心中恐怕也够不宁静的。

  自去年底经历了丧父之痛后,又经今年初春晚节目“难产”之苦,再到近日被朱时茂诟病为下里巴人“出身很难改变”,赵本山可谓是“心里不宁静一波接着一波”。

  然而,似乎尚未到达尽头,应了朱时茂的那句谶语之言,赵本山的“出身”局限再次给他带来了“不宁静”:正在打磨央视春晚小品剧本的赵本山,同时准备好了辽宁卫视春晚的小品《过年了》。在日前辽宁春晚的彩排中,赵本山和他的几位女弟子登场演出,但为了制造“笑”果,赵本山小品中竟然出现了一些“荤段子”,这引起了很多争论。

  笔者虽未能参观参观彩排,但从媒体爆料的只言片语来看,“想老爷们儿想得半夜直哼哼”、“嘴对嘴”传“口信”、给“奶牛配种”,这些的确够“荤”的,也颇有几分“从东北那旮旯子走出来”的“赵本山语调”。若将这些诟病为“恶俗”固然是有凭有据、无可厚非的,可在笔者看来,我们却不妨宽容对待。

  赵本山小品从东北走出,火爆全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其间,它经历了从地域特色文化向全国范围大文化圈的转化,即一定意义上从俗向雅并成为流行的大众文化的过程。然而,它依然保留着鲜明的“东北色彩”,“脱下马甲”的赵本山举手投足之间依然有着浓厚的“农民本色”,这或许不自觉的“既是东北的,也是全国的”艺术生产模式,成为了赵本山持续走红,其小品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乃至是根本原因。

  我们喜欢赵本山,喜欢他的小品,恰恰正因为二者以东北地域文化为底色,生动地传达了与官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民间文化,传达了鲜明亮丽的民风民俗,传达了社会地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传达了以民间为观察视角中国社会的变迁、国人的百般际遇。赵本山及其小品不能不“俗”,源于他们都植根于“民俗”这泥土,像黑土地一样洒脱自然,如红高粱一般热情奔放,立足于此,赵本山成为了赵本山,成为集中国农民特点于一身的“典型”,他的小品也成为了当代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因此,喜欢赵本山及其小品,我们便不能拒绝其“俗”,倘若拿着“歌剧院的贵人姿态”去裁夺民间欢乐场里土生土长的小品,指手画脚论其得失,这无异于“拿着馒头当面包、拿着面条当萨拉”,宽容对待赵本山及其小品,某种意义上也是宽容对待我们自身的无知与狭隘。如果一定要在“雅”与“俗”之间做个“了断”的话,我相信,赵本山及其小品的“俗”无疑比其走向“高雅”更具有生命力,也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