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动态 正文
尘封记忆:安东尼奥尼与《中国》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1-25 08:41:06
                                            
  东北网双鸭山1月25日电   2007年7月,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与世长辞,同年11月,意大利首次发行了安东尼奥尼最富争议的作品《中国》的DVD。今天晚上,SMG艺术人文频道的《世界风》围绕着这部曾经被误解和被批判的纪录片,推出特别节目《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情缘》。

  风波:1972年的“反华电影”
    
  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在那个年头引起的那场风波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回头再看这部纪录片,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马原(小说家):安东尼奥尼那年被定位为不受欢迎的意大利导演,对《中国》里所谓的原始的、落后的部分,对所谓反映社会主义的“阴暗面”进行批判,似乎安东尼奥尼是专门拍社会主义“阴暗面”的导演。但是今天来看《中国》时,可能想法会特别不一样。马宁(影评人):当时来了一个如潮一般的批评,针对《中国》。大量的文章,万人的大会,以及能够影响到外交关系的一些交涉。王泰白(影评人):但是安东尼奥尼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中国》变成了纯粹的“反华电影”,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在全世界的电影界影响巨大。马宁:实际上,也就是中美要建交,和意大利恢复邦交也没有太久,中国要有一个宣传自己形象的方式。周恩来总理看来,宣传中国形象的方式,最好能让西方社会接受。所以他也希望有一个西方比较左倾的导演,来做这样一部纪录片。

  隐情:被组织、被安排的拍摄
    
  22天的拍摄时间,对于任何一位大师来说,要想深入下去挖掘更深的内涵,恐怕是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是,其中还有一些已经公开的隐情。
    
  马宁:来了中国以后,他实际上一直有一些向导来引导。安东尼奥尼是按照向导和已经组织好的内容,去进行拍摄的。安东尼奥尼和他的向导之间,实际上产生过一些讨论,安东尼奥尼一直想逃脱一个被组织的环境,他只能利用休假的时间,逃脱这样一个被组织、被安排拍摄的环境。

  妖灵妖(影评人):在他的镜头里,我觉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非常多的特写,包括一些被拒绝拍摄的镜头。我相信是当时的中国民众比较抗拒镜头感,虽然被拍摄者其实并不知道摄影机焦距有多近。但是从整个观众的角度来讲,其实观众是非常贴近他们的。我想这可能就是安东尼奥尼的一种视角,他希望尽可能多地贴近中国人。

  王泰白:但是,很多立意上的东西,我觉得他应该是没有偏见的。其实可以在电影里看到,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欣喜,我倒绝对没有看出来诋毁的意思。

  妖灵妖:不能指望他在22天里,还原一个全景式的中国。安东尼奥尼出于纪录片工作者的自觉,保留了非常多的真实影像给后人。我觉得是整个中国,中国人民能在30年后,再看到这部影片才体现了它的宝贵之处。

  马原:这是一部这么好的、把那段中国历史记录下来的一部杰作。安东尼奥尼真的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大师。他为我们记录我们曾经有过的时代,而且那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最特殊的一个时代。

  王泰白: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光辉的层面,就是说集体的热情,所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以前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现在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马原:我看安东尼奥尼《中国》的时候,特别激动。就在于他捕捉到那么多我们平时麻木,根本引不起兴趣的面孔背后的情绪与心境。

  王泰白:最早抓住我的是一句话,安东尼奥尼在电影里说:“这里的人们不焦虑、不着急。”这个对我非常震撼。因为当时在安东尼奥尼自己的故乡意大利,整个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已经产生了危机,那里已经是速度感控制了一切。可是他来到这样一个中国,当时中国以全新的人与人之间的朴素面貌展示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确实非常震撼。

  马原:大家知道纪录片里最了不起的,就是凝结时间因素的那些段落。那些凝结时间因素的东西,才能把一个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纪录片的外延大幅度延伸。

  马宁:在拍上海的时候,我觉得他相当草率,用极其沉闷的中国杂技的方法,来做这样一个整体影片的结尾。妖灵妖:比较有意思的是,他用表演的方式结束。他是不是在暗示,他这22天的中国之行,其实是在一种表演的过程中度过的。
 
  了结:安东尼奥尼接受中国文化部长的歉意

  安东尼奥尼本人在当时是这样反映的:“令我沮丧的是,当时中国某些官员对本片的评价过于苛刻,言辞有点激烈,竟然将我和孔夫子、贝多芬相比,我个人认为不可理解。我认为这部片子,与其说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是周恩来认可的一部片子。很明显,周恩来与江青之间存在着斗争。”

  郁泉锡(原外交部工作人员):当时我正在外交部工作,而且与意大利的外交属于我管的范围之一。“四人帮”拿这个影片去看,特别是江青,前后看了好几次,非常激动,而且讲了很多难听的话,今天很难重复。她一边看一边骂安东尼奥尼这个影片,当时正值“批林批孔”前夕,所以江青正好想找一个材料。她看到了安东尼奥尼这部影片,所以把矛头对准了周恩来总理,因为她知道这部影片是外交部同意以后,周恩来总理点头让他来的。所以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反对周总理,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正好我们文化部长到意大利去参加一个中国电影的回顾展,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安东尼奥尼本人表示我们的歉意,而且亲自登门拜访。安东尼奥尼当时也表示可以接受,态度相当友好。这个事情前后经历了差不多10年,最后就把这个问题给了结了。

  ◇关注
    
  艺术人文频道《世界风》是一档全方位介绍与评价全球文化与艺术的专题类节目,今天晚上8点将播出特别节目《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情缘》;明天同一时间将播出《伯格曼:电影、戏剧和法罗岛》。
   
  《中国》纪事
    
  1970年中国与意大利建交。

  1972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

  1973年《中国》在意大利罗马首映,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响1974年在江青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中国》诋毁中国形象,国内掀起批判《中国》的巨大声浪。

  1979年中国外交部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关于肃清“四人帮”在批判〈中国〉影片问题上的流毒,拨乱反正的请示》,一场持续多年的“反华事件”画上句号。2004年《中国》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上放映一场,一票难求。

  2007年7月安东尼奥尼逝世,11月意大利正式发行《中国》DVD。


 

《中国》剧照
《中国》剧照2
《中国》剧照3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