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政要时针 正文
滕喜魁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1-11 15:21:02

  各位委员:

  值此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之际,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过去的一年,市政协和全体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围绕全市加快发展这个中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此,我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起草情况、主要内容向大会作以简要说明。

  市政府按照“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科学统筹安排2008年的各项重点工作”的原则,认真组织了《报告》的起草工作。《报告》初稿形成后,在分别征求市直有关部门、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人士及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讨论修改后,形成了现在的《报告》。

  《报告》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2007年工作进行了回顾。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203亿元,增长14.1%,人均GDP预计达到13525元,比上年增加2250元,全市经济连续五年快速持续增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财政总收入实现2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00.25亿元,增长20.2%;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6亿美元,增长164%。具体表现在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全市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77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49亿元,增长35%。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粮食总产量实现135.5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大丰收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完成4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畜牧业产值实现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60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实缴税金3051万元,带动基地农户9万户。第三产业发展再攀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亿元,增长16%。旅游业实现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税金融呈现旺盛活力。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4亿元,增长29.8 %。国、地税提前完成税收任务,国税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32.9%,地税完成税收6.1亿元,增长34.4%,预算外收入预计完成1.95亿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场县开工建设合作项目42项,29个项目已经完工,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二是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文体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等几个方面。三是城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高水平完成了对山水生态城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安邦河流域概念性生态规划》和《双鸭山市东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两个山水治理保护规划,高标准启动和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城市热网工程等一批对山水生态城建设起基础性作用的重大项目,高效能地实施了对山水生态城建设具有历史意义的禁伐、减伐等生态恢复与保护战略,高强度地落实了山水生态城建设的各项管理措施。四是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群众。主要表现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安全、信访和社会治安等工作不断加强并取得明显成效,保持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5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 %和9.5 %。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政务公开强力推进,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报告》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抗灾减灾能力依然薄弱、社会发展不和谐状况仍需改善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报告》的立意是,尽可能地把一年来政府各项工作全面如实地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报,交实底,讲真话,力求做到评价成绩实事求是,反思问题客观准确。

  接下来的九个部分是《报告》的主体部分,重点对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安排,提出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又好又快、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核心任务,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动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推动园区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和社会建设,着力激发城市的内在动力,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努力实现建设龙江强市的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市综合实力力争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为实现既定目标,《报告》从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政府自身建设等8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该部分提出要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产业延伸、产业集聚、产业多元战略,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主要保障措施是:要继续走招商强市之路,切实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要新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0项,当年开发投资千万元以上储备项目100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要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重点是切实加快以煤、粮两大资源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步伐,宝清鲁能煤电一体化项目今年力争开工建设,阳霖油脂大豆蛋白项目、丰瑞粮食转化加工项目、瑞驰米糠油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要着力走园区聚集之路,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2008年,市经济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启动,软硬件条件要逐步达到企业入驻的要求,努力打造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新平台。要坚持走节能减排之路,切实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任务是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要建立监测考核体系,对能耗大户和重点污染物排放企业实施全天候监控,把节减指标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该部分提出要坚持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和谐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8年,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市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要进一步推进主辅换位。2008年畜牧业产值增幅要达到2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占“半壁江山”。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2008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达到15家,省级龙头企业达12家,国家级要力争再新增1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订单面积力争达到300万亩,带动农户10万户左右。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8年各级财政投入要增长10%以上,农民和社会投入增长10%左右。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要转移劳动力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发展第三产业。该部分提出要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是通过加快农资、煤炭等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具有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商品集散中心,拉动运输、仓储、配送以及餐饮服务、金融信息等产业的发展。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全年接待境外游客力争达到5.9万人,接待国内游客力争达到150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要努力做大外经贸产业。扶持做大做强省外运公司和宏达公司,创新招商等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服务业成为三产发展新的生长点;促进餐饮服务、房地产、通讯、邮政、现代物流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其他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四)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该部分提出要通过加快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金融业发展,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五)全力抓好城乡建设,推动山水生态城建设取得新进展。该部分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统筹城乡建设,努力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良好、适宜人居的山水生态城市。要继续提升城市功能。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加强老城区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沉陷区治理工程,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使城市功能和环境建设实现一次新的飞跃。2008年全市住宅开工建设面积要达40万平方米,通村公路硬化率力争达45 %,通乡公路硬化率要达到85%。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政府组织、法律手段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同时,要加快岭东、四方台、宝山区治理改造和四县的开发建设步伐。要强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2008年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实施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启动安邦河市中心区段的保护治理工程。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行动,搞好城市周边十座大山特别是双鸭山以及各县区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和绿化。

  (六)全面抓好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该部分提出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管理,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双鸭山建设。重点是要加快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发展水平。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科技人才和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卫生、体育、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努力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双鸭山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利民行动,紧紧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居、扶贫、助学、就医等大事和急难问题,继续深入开展爱老护幼行动、安居行动、助学行动、放心行动和扶贫解困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要新增就业2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5000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5万人,完成城镇劳务输出1.5万人。做好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要达到7 .3万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要达到农村常住人口的80%以上。努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该部分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积极营造发展体制新优势,努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要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银行业改革,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其他各项改革。要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非公企业或企业集团,积极推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鼓励非公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大发展、大提高。2008年,全市非公经济增速要达20%以上。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实施招商强市战略,注重选商引资,推进产业招商,优化引资和投资结构,把吸引外资与促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2008年全口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比上年增长40%,利用外资增幅达20%以上。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服务与管理效能。该部分提出要以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各级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要以打造办事公开平台为手段,深入推进效能型政府建设;以完善各项制度为载体,深入推进法制型政府建设;以转变作风为重点,深入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

  总之,《报告》力求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力求体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和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这条主线;力求体现可操作性,既便于工作部门抓落实,又便于人大、政协监督。尽管如此,《报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恳请各位委员认真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各位委员,人民政协人才集聚,我衷心地希望各位委员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以双鸭山振兴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建言献策,帮助我们把《报告》修改好,帮助市政府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切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    来源: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