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一个拿笔抒怀的人,可是不经意间却拿起了锹镐,搞起建水库、修道路、种田地的建设,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缔造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垃圾处理场,诉说了——
梨花盖子沟的“神话”
“建筑工人”侯国安
再次见到侯国安,是隆冬时节。寒冷的天让梨花盖子沟变得暗淡,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静止得没了生机。而唯有侯国安和他的队伍们还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他们的家园。
因为是冬天,又要去沟里采访,所以临出门时多加了衣服,可到了梨花盖子沟还是觉得那里比山外面冷上许多。
绕着侯国安他们自己修铺的9公里环路我们来到了山里,见到了侯国安。侯国安正和员工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修着旅游区饭店门前的路,他没有穿大衣,只穿着他那件总穿的旧了的迷彩服。看着他在寒风中修路的背影,让我想起了《士兵出击》里的许三多。
侯国安,双洁垃圾处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市环卫处副处级调研员、党委委员,市人大代表。现在虽说他是副处级干部了,可看上去怎么都像一个建筑工人。
故事 垃圾场是他全部的牵挂
用鸟语花香来形容垃圾场,恐怕有的人会予以嗤鼻;垃圾,永远与苍蝇、臭气不可分的,怎会鸟语花香?
而双洁垃圾处理中心就真的是鸟语花香。夏天是满山的翠柏、娇艳的鲜花、碧绿的湖水和那自由飞翔的各种野鸟,即便是冬天,花草凋零了也不失原有的秀美。侯国安和他的员工们建设的亭子、山庄、别墅,在雪中更有着别样的味道。
用鸟语花香来形容双洁垃圾处理中心一点也不过分。正因如此,初去双洁垃圾处理中心的人都诧异:这就是垃圾处理场?
可那就是垃圾处理场,缔造这个“神话”的人就是侯国安。
加拿大慈善总会技术专家杰瑞曾这样评价说:“双洁垃圾处理中心的管理在中国是前沿的,侯国安是不简单的。”
是啊,侯国安他是不简单,他带领他的一班人凭借着“南泥湾”精神,创造了双洁垃圾处理中心的“神话”。
才三四个月不见,双洁垃圾处理中心的别墅、饭庄便建了起来,还有了酒窖,而侯国安也比那时又瘦了些。
山脚下的小木头桥一直蜿蜒到别墅的门前,木头桥踩上去依旧有些颤,人们欢笑着小心地一路走去。而这小木头桥也依旧是侯国安他们自己修建的。
水库的水已结了冰,没了夏日的旖旎,但侯国安他们修建的亭子和木头桥还静静地立在结冰的水里,修饰着冬日的风采。
饭店门前长长的路还差一点就修好了,侯国安和员工们用小推车一车车推着沙土,平整着山地坑洼之处,再用步道砖一块块铺上去,拼出图案。
瑟瑟的寒风打在脸上有点疼,而侯国安依旧只穿着他那件迷彩服,冻得通红的脸上溢着点点的汗珠,手上也清晰可见那冻裂的一道道的小口。
在大山中,在寒风里,侯国安和他的队伍们显得那样的渺小,但又那样的伟大。
还记得在建设水库时,侯国安和他的队伍们是那样的“狼狈不堪”。推土机陷在了淤泥里,怎么也弄不出来。侯国安急了,挽了挽裤脚就跳到了淤泥里,用手抠起了淤泥,淤泥很快就溅满了他的全身,但他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他的士气鼓舞了大家,男同志们纷纷跳下去跟着抠。15天里,侯国安就和所有男职工们一道用手抠着推土机,三伏的天,脸被晒出了泡,光着的脚磕出了血,手都抠的没了指甲,可没有一个退缩的,因为侯国安没有退缩……
推土机弄出来了,可推土机却再也发挥不了建水库的作用,侯国安便带领着他的队伍用铁锹挖起了水库。当时一个外雇的工人干了几天就走了,说啥也不干了,“给多少钱都不干了,这不是人干的活,遭不起这罪。”可侯国安带领他的队伍就凭着手中的一把铁锹,硬是挖出了一个7米深2.5万平方米的水库。
用锹挖水库,没听说的事,在侯国安这听说了。别人遭不起的罪,侯国安遭了,遭的罪还不止是这些。
水中的凉亭、小桥,看着是那样的秀美、别致,可谁也没有想到,那建设用的木料是侯国安领着大家一点点从山上抠回来的废树桩子。
那时,梨花盖子沟里到处都回荡着侯国安他们的抠树桩子、拽树桩子的号子声。
“没有石头的路,就不算是真正的路。”这是侯国安给修路定的最低标准。可侯国安没有买石头的经费,有的只是二十几名员工和一把子力气。
他又领着员工上山了。一块块的石头被抠了出来,又被背到了山下。女孩子们累的坐在地上偷偷的哭。而侯国安也和员工们一样手磨出了血泡,贴上创可贴接着干;脚砸得没了趾甲,裹上纱布还是干。3个月的时间,一条环绕双洁垃圾处理中心85公顷面积长9公里的环路变成了沙石路。
记得那是去年的4月份,天还有点冷,污水处理池大坝的马葫芦堵了,冻了一冬的污水刚刚化开却无法下泻过滤,只有下去人透开马葫芦。侯国安二话没说扶着栏杆就下,员工们抢着说:“主任,水太凉了,还是我们下去吧。”可侯国安说啥也不干,“水又凉又脏,还有危险,还是我来吧。”
侯国安用手拽着堵了马葫芦的废物,当废物全部拽出时,又凉又脏的污水喷涌而出,溅得侯国安满身满脸都是……
侯国安最愿意、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垃圾处理场。家的概念,对侯国安来说已有点模糊。
垃圾处理场副主任刘久恒说:“侯国安他不论走到哪,走多远,心总是留在垃圾场,出门回来下了车,不管是几点,第一件事总是先跑到梨花盖子沟来看一看,看看他的垃圾,看看他的景区,看看他修的那路、那桥、那亭子。这里有他的牵挂,而那牵挂就是他的全部。”
365天,侯国安有300天是在单位度过的,四五十天是在外开会学习,完全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出门在外时,他最多的电话不是打给妻子的,而是打给垃圾处理场副主任刘久恒的,他的心已全部给了他的垃圾处理场。
场里的一名员工“诉苦”地说:“3年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单位应该是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尤其是前两年,晚上6点钟下班是最早的了,可我们都走了,主任还在山上转悠着。”
在双洁垃圾处理中心没有双休日的说法,早晨上班时间是7点30分,晚上是随着太阳的下山而下班。
双洁垃圾处理中心的会计王洪霞说:“那时候我们什么活都干,修路、种地,把我们累的直哭,都不想在这干了,可看着侯主任和我们一样地干,甚至比我们干的还多,我们也就不能说什么了。”
是啊,自从侯国安来到垃圾场后,他的心里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每天早上5点多钟出门,晚上9点多钟才回来,垃圾场就成了他的家,那些垃圾和山上的路、水、花、草就是他的最爱。
3年来,侯国安和他的员工们修铺环路9公里;围网6公里;铺过火矸、山沙1万余立方米;平整垃圾场2万余平方米;扩建水库2.5万平方米;建别墅3座、饭店1个;盖4座凉亭、1座水中桥;投放鱼苗10万余尾;开垦荒地4垧,种植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养狗、猪、鸡、鸭、兔、鹅等400余头(只);种植垂柳、垂榆等树木3万余棵;修建花池21个,种花草3000余棵;种植130米草坪2条;建30个钓鱼台;平整办公室前后场地4000余平方米;铺设道板砖200多延长米;建起了篮球场、网球场、葡萄园,把垃圾场变成了旅游的田园山庄。
侯国安及他的一班人用自己的双手、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执着不懈的追求,建设了垃圾处理场今天的“神话”。
尾声 汗水仿佛是甜的
侯国安的心中有着一种幸福,因为他在完成着市委、市政府交给他的“还百姓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一方净土,建生态平安和谐双鸭山”的任务,在完成着市领导对垃圾处理中心要“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这些任务与要求正一步步实现着。流多少汗,他都觉得那汗水是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