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专题 > 感动双鸭山人物评选 > 感动双鸭山人物简介 正文
特殊的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1-04 10:04:20

  王亚军就是一名火化工,一个工作在殡葬这一特种行业的特别岗位工种的工人,王亚军面对着冰冷的尸体,和死亡、悲惨、压抑及恐惧打着交道。这一岗位,他一干就是22年。

  带着对火化工岗位的探究,带着对王亚军的敬慕,带着一串串的问号,记者走进了火化间,走近了火化工王亚军,了解到了一位普通的火化工人平凡而又圣洁的人生。

  今年48岁的王亚军现任市殡仪馆火化组组长,共产党员,1985年调入市殡仪馆担任火化工工作,在这与死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尸体与火化炉,他已经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22载的青春年华,并成为我市殡仪战线人们景仰与赞美的一面旗帜。

  火化间,是王亚军工作的岗位,外人想象时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当记者跟随王亚军走进高大清洁的火化间时,刚刚进行完火化任务的车间里,弥漫着尸焦的气味,全然陌生的工作领域让记者感觉到窒息,车间一角的一台推尸车上,一具等待尸检的无名尸正在解冻,记者不敢乱挪一步,王亚军却来去从容,一点点讲述着每天的工作,讲述着他作为火化工的岗位流程。

  他告诉记者:进入火化炉内的尸体要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焚烧成灰。在焚烧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用铁钎调整正在焚烧的尸体,哪个方向火力大就往哪儿钩。另外骨灰装袋工作要特别仔细,不能有半点儿马虎,尸体上的标签一定要和骨灰袋上的标签一致,确保不装错骨灰。

  他的同事介绍说:现在使用油炉了,骨灰比较好拣拾了,去掉杂质即可,过去使用煤炉的时候,王亚军都是一点点的把煤核清拣出来,做得非常仔细。

  王亚军既是火化工,又是我市殡仪馆历史上第一个特级整容工,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总结经验,提高技艺,现在已成为遗体整容业务方面的技术骨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名气。

  2000年接收了一批烧伤严重、肢体不全的死难者遗体。以王亚军为骨干力量的火化组成员投入了巨大的心力、体力和智力,为死者进行了面部清洗和肢体复原等大量工作。

  为了给死难者家属的心灵送去些许的抚慰,王亚军倾尽了全身心的努力,用树木、秸秆等材料填充或替代死者的肢体,并为其穿好衣服,使其“完整”的呈现在亲朋好友的面前,减轻了家属的痛苦,护卫了死者的尊严。

  2005年的夏天,哈同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随后送来几具血肉模糊、残缺不全的遗体。事故单位为了安慰死者的家属,提出要为死者做特级整容,要求尽量恢复死者生前的面貌。对于这种高要求且复杂的特级整容,谁也不愿意承担,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做好,但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迫使王亚军一口答应下来。他用清水为死者一点点擦洗身体,然后又一针针地缝合创口。时间过得既快又慢,数小时过去了,手脚麻木了,腰背酸痛了,身心俱疲的王亚军一刻也未休息。在场的人员被他的精神感动了,买来了香烟但他却无暇去抽。当死者的遗容安祥地出现在家属和大家面前时,人们赞不绝口,他精湛的技艺受到事故单位领导和丧户的交口称赞。

  那是在1995年深秋的一天,有个生活在农村的聋哑男子的母亲去世了,因为这母子俩多年相依为命,聋哑儿子不能接受母亲被火葬的现实,就悄悄地把去世的母亲葬在了自家的炕洞底下,被邻居举报后需要挖出尸体火化,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午后,王亚军主动挑起了移尸的重任。由于尸体埋在火炕下很深,挖取尸体的工作异常艰难,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经过9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将尸体挖出,邻居老大爷看到王亚军满脸滴落的汗水和湿透的衣服,连连对他任劳任怨的举动表示赞叹。

  作为火化工,王亚军每天平均要火化10具左右尸体,既是抬尸工、整容工,又是火化工,紧张而充满着压抑感觉的工作王亚军没有一句怨言。

  王亚军经常说:“失去生命的人同样需要尊重、需要关心,不管他(她)生前是尊贵还是卑微,都需要灵魂的慰藉。”

  他的同事介绍说:“做这些工作时,王亚军都是轻拿轻放,仿佛怕‘惊醒’了逝者。”

  作为火化组组长,王亚军在特殊的工作面前从来都是冲在最前头。

  一年一度的火化炉烟道清理,是每个殡仪馆最让人头皮发怵的活儿,即便是火化炉实施停炉降温,因两炉烟道相近,清理时的烟道余温仍高达四五十度,再加上令人窒息的尸体火化产生的油腥味,别说在里面掏灰了,就是呆上几分钟,也要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其它地市殡仪馆火化炉的烟道都是花几千元钱的高价钱雇外人干,而王亚军做火化工起,他把火化炉烟道的清理工作做为了自己份内工作,主动地承担了了下来,这一干就是22年。

  烟道里面极其狭窄,高度仅能弓着腰实施清理作业,宽度也仅可左右挨肩,由于不好转身,多数的时候王亚军就只能跪在烟道里进行清理作业。焚尸的烟道,黑暗而寂静,粘化滑的四壁,作呕的气味,想一想都能让人坠入噩梦。

  每次从烟道里出来,如同黑人般的王亚军几乎都处于虚脱状态,几近休克,整个人就像一具僵尸一样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同事不无感慨的说:“王亚军每年一次的烟道清理工作,都是一次‘炼狱’般的洗礼。”

  物欲的诱惑力是常人所难以抵御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都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说法。

  有相当一部分丧户在办理丧事的时候想“图吉利、图顺当”,认为只有送钱才能一切顺当,往往会主动送钱、送物给王亚军,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了。正像他的同事们评价他的那样:“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2004年的夏天,一位死者家属在火化的头一天,来到殡仪馆联系有关事宜,他们找到王亚军,要求他特别关照一下,要不排号或串号火化,见王亚军默不作声只顾做着工作,来人拿出两条高级香烟放在王亚军的桌子上面:“这点小事就拜托你了,这烟你先抽着。”

  这时的王亚军说话了,他把烟递还在来人手里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力把事情办好,但不排号和串号的事谁也做不了,我们也是为了对逝去的人负责,为了我们大家的责任负责,馆里有规定,特殊情况可以事先办理特约火化服务,我只能按火化工岗位操作规范的规定办事,请谅解。”来人见他态度坚决,也没有再说什么,只好办理了特约火化服务项目。

  王亚军是这样说的:“有人生时有钱有势,逝去了也想用金钱开路,换来点特殊待遇,可我是火化工,我面前的失去生命的人,他们的权利是平等的,我想这就是人与人的完美句号吧。”

  王亚军每天上午忙于接待丧主、为遗体美容、告别以及尸体火化工作,下午时间里他也少有清闲,清扫室内外卫生,义务扎制和修复花圈、小白花等各类殡仪用品,不仅满足了殡主的需要,而且每年都为单位节省开支数万元。

  在他的带领下,全组职工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以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周到的服务,在百里煤城赢得了有口皆碑。

  1993年5月,火化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班组称号。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王亚军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并获市机关工委的记功奖励,多次获得全市民政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亚军用关爱的温暖,慰藉了逝去了的灵魂;用岗位行动,诠释了对生命尊严的护卫;用敬业与奉献,展示了他向善向美的人生。

作者: 韩庆权    来源: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