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上大学四年级,当同学们都忙着考研究生、在城里找工作时,我选择了“贵州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乡镇干部选调”。考试录用后,我来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新桥镇人民政府工作,一时热血沸腾。
一切都显得新鲜而又陌生。刚开始,我被安排到镇党政办工作。为了能尽快了解和掌握全镇各村的情况,我主动申请到镇计生办工作。由于计生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几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快,我就走遍了全镇所有的村落,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了解了村民生活生产情况。
为了做好一名乡镇干部,我常常是“痛并快乐着”。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到一户少数民族家庭去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那家的老人思想比较保守,态度也很强硬。说到激动处,那老大娘竟然骂我说:“你嫁人没?我怕你嫁人了生不出娃娃哟!”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感到非常委屈。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也是一个年近八十的农村妇女,兴许也会这样。哭过后,我依然反复去,重复讲,她终于接受了,当时的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将心比心,放低心态,才能赢得尊重。
在村民的眼里,我是大学生,什么都懂,他们有什么问题都爱问我。我虽然生在农村,但对农业生产并不在行。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向农业服务中心的同事学,向种植养殖能手学,向书本学,经常现学现卖。现在,我也成了半个“农村通”,为不少村民解答了实际问题。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环境。
每次进村入户,我都细心观察村子的情况,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离镇政府所在地只有2公里的荷花村,在324国道边上,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但因缺水,常年粮食产量低,农民收入不高。在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果树后,由于所种的水果品种收益不高,成效并不显著。我们找农林部门的专家咨询后,建议果农们采取高竿接枝技术改种梨树品种。刚开始村里没人相信我,还说:“你一个毛丫头懂什么,果树都没种过。”后来见效了,大家转而很感谢我,现在我成了村民们的“小罗参谋”。
面对着质朴的村民,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被需要的感觉,心底总荡漾着一名乡镇干部的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