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泡妞证”、“网恋许可证”、“扁人许可证”这些“恶搞证件”眼下在乌鲁木齐校园周边盛行起来,这不禁让笔者感到担心和忧虑。
据了解,这些“恶搞证件”内容十分低俗,“泡妞证”上,正面印有国徽,下面有“中国泡妞联盟颁发”等字样。“色狼证”更荒诞,竟出现“公安部第二次全国普查”等内容。但不少未成年人却对此很感兴趣,争相购买,挂在背包上、别在钥匙扣上,同学之间还互开玩笑:今天你出示“证件”了吗?
笔者认为,“恶搞证件”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分辨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恶搞证件”产生的暗示会影响他们对是非的判断,会诱导孩子形成一种不正确的思想。
青少年缺乏鉴别能力,但学习和模仿能力却比较强,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也学会“恶搞”,这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毋庸置疑,这些“恶搞证件”的炮制者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在金钱诱惑下,社会责任感被这些人抛到了脑后。他们不会去想这些“恶搞证件”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也不会去想,这些玩意儿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但作为学校,作为教师,作为家长,则要提高警惕,负起应有的责任,不要让这些“恶搞证件”污染中小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恶搞”行为大有蔓延之势,前些日子受到查处的“死亡日记”就是典型代表。面对这种形势,有关部门应该迅速采取行动,让这种现象和行为远离中小学生。公安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恶搞证件”等进行严肃查处。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需要长期坚持,要做到经常检查,遇到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确保这些“恶搞证件”不出现在校园周边。同时,学校要对中小学生加强教育和指导,让其明白和认识到这些玩具存在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学校和家庭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及时疏导和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中小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远离不健康的东西。
笔者认为,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