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名大二学生买彩票命中500万元巨奖后,并没有像一般人一样闷着不吭声,而是到处向同学报喜,还分钱给同室好友。该学生在领完奖之后立即卷铺盖回老家,说不上学了(2007年12月27日《现代快报》)。
中500万元大奖早不是什么新闻,而一名大二学生中了500万元大奖之后说不上就不上学了,却成为了大新闻。“中奖弃学”,折射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可以站在“理性的高度”批判这名大学生的行为,希望他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有了金钱而放弃学业。但是,我们也不妨从“感性的低度”来看待“中奖弃学”。首先,“金钱万能”思维在作祟。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手里拿着几百万元,还读书作甚?其次,“读书功利化”已经成为诸多读书人的目的所在,发家、致富,仕途、升官等都成了读书的应有之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出路何在?读书发财就是道路之一!特别是对一些“无钱无人无门路”的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就是为了摆脱贫困,实现由农门、贫门到官门、钱门的跳跃。第三,大学教育吸引力的匮乏。一些僵化的教育机制一直广为诟病,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与活力,某些大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俘虏学子的心。而很多学生“由你玩四年”的心态与行为更是迎合了这种“大学教育吸引力缺失”。
在这种现实下,个别大学生有了大钱,逃离大学“苦海”也就在所难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