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26日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称,2005年全国30%左右的青年处于不在业状态。不在业的人一般有这样几种状况:在校学生、料理家务、离退休、丧失劳动能力、正在找工作、因其他原因未就业。
这一研究报告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青年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时代特征,并对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独生子女青年群体作一个整体上的描述。这次调查是经国务院批准,继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进行的又一次重要的大规模人口调查。
报告显示,其中16岁至29岁、16岁至35岁青年因“正在找工作”而未就业的人比例分别为3.62%和3.20%。这一群体算是“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一族,即没有正式工作,不在学校上学,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年轻人。
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2005年正在找工作的16岁至29岁的“NEET”一族约886万人,16岁至35岁的约1216万人。
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刘俊彦表示,“NEET”一族并非全是“啃老一族”,至少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停下,是为了飞得更高”的人,另一种是,在我国当前的转型社会,青年人不再有强烈的“端铁饭碗”“一份工作做一辈子”的观念,相当一部分人会比较随意、自由地变换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就业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产生临时性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