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活在世上,让人念叨是个好人不容易;一个人故去以后仍让人经常怀念更不容易。齐良迟老师虽然故去四年多了,但每当与书画前辈或同行谈起齐良迟老师,他们对良迟先生的人品与画品评价之高真让人为之动容。
齐良迟先生为人诚恳、待人谦和,是人所共知的。他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但从不以自己是科班出身而自恃清高。齐良迟先生与启功老先生的关系非常好,齐良迟先生总称呼启老为老师。而启老却连连摆手:“咱们是师兄弟,你父亲才是我的老师(指齐白石)。”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较齐良迟先生年轻近20岁,但良迟先生无论大会讲话或小范围活动,称炳森先生为炳森兄。一次,炳森先生又应邀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讲课,齐良迟不仅派专人去接,还早早地来到会场恭候。散会后他又特意让老舍茶馆的厨师烤了一只烤鸭,让炳森先生带与家人品尝。“我知道你不缺什么,这只是一点心意。”炳森先生也由衷地答道:“齐老给我的东西,我都收!”
齐良迟先生被人赞扬,还缘于他的自律精神。他常说:“我是齐白石的儿子,说话、办事不能给我父亲丢脸。”那还是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一次,我来到齐良迟先生家,见有人拿着一本册页,自称是白石老人的作品,请齐先生鉴定。来人说,只要是良迟说是真的,便有外国友人以80万美元成交。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齐先生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最后判定此册页是假的,来人又说这是某某收藏的,不会有假;如能出手,少不了给良迟先生好处。但良迟先生不为金钱所动:“现在有些人专门打着大人物、大名人收藏的齐白石书画来鱼目混珠,我不能见利而愧对先人啊!”
齐良迟先生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为人忠厚。他说:“人世间恩恩怨怨的事是常有的,但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要无中生有,恶意伤人,是对是错,把事实说清楚,让别人去评判。”齐白石老人逝世40周年纪念日之时,齐良迟先生把他三篇文章收进了《齐白石艺术研究》一书中。他对我说:“我们这些当事人岁数都大了,趁着现在大多还健在,我把这些事用文字写出来,把事实告诉未来……”记得有一位外省的同志拿着一张县人大开的介绍信,来到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向良迟先生求证齐白石的祖籍问题。齐先生心平气和地说:“我从没听我父亲说过他的祖籍在其他什么地方。”一语双关,既表明齐白石的祖籍不在来人所说的省市,也委婉地批评了社会上这种挖空心思利用名人效应的现象。白石老人有位学生想调入中央某机构,由于他口碑不好,有关学术权威为此事曾两次征求齐良迟先生的意见,每次齐良迟老师都没有表态。他说:“我口中要留德,相信领导会妥善处理的。”这让我想起了95岁高龄的老画家孙菊生老先生说的一句话:“四爷(齐良迟为齐白石四子)是个君子呐!”
(鲁译元,为齐良迟第一入室弟子、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