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朝阳管庄乡东会村村民张中(化名)将检举原村治保主任李海忠的信分别寄给北京市检察院和北京市公安局,此时离李海忠被抓已过去大半年。从2006年夏季开始,东会村一带长期盘踞着一批闲散人员,他们四处收“保护费”,为首的就是东会村治保主任李海忠。
今年44岁的李海忠有过两次入监的经历,一次因为抢劫,一次是私藏枪支。在东会村,李海忠是在短时间内能聚集百余名青年为之效命的“七哥”。七哥涉恶被捕后,以前敢怒不敢言的村民纷纷写信举报这名村治保主任。
棋牌室围捕“七哥”
村民张中的举报内容还有待核实,但司法机关已初步查明,李海忠及其手下的弟兄曾在朝阳区管庄、三间房和高碑店一带的歌舞厅派人“招嫖”,并拍摄相关画面向“嫖客”勒索钱财。此外,李海忠还与多宗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等涉恶案件有关。
今年1月30日,警方决定对李海忠团伙下手。
当天,大批持枪刑警出现在朝阳区管庄乡东会村,将村南的一家棋牌室团团围住。“他手里有枪,大家小心。”指挥行动的民警在行动开始前,通过对讲机低声叮嘱着民警。随后,便衣民警持枪冲进棋牌室。“就是他!”话音刚落,几名刑警冲到李海忠身边,将他摁在麻将桌上,把他的衣服往上一撸,蒙住他的脑袋,并迅速带离现场。
当晚,民警从李海忠家中起获仿真枪2支、镐把3根、电警棍1根、警用大衣1件、警用汽车牌照一副。
歌厅“看场”引发血案
促使警方迅速“收网”的导火索,是发生在今年年初的一起命案。
今年1月24日晚,两名客人在东会村一家名为“欢乐之光”的歌厅内消费时,与人发生争执。其中一名客人遭到温强等一群人的拳打脚踢。根据大厅内的监控录像显示,出手打人的一方有10余人,为首的是温强。
温强是李海忠派往“欢乐之光”看场子的打手,是李海忠的左膀右臂。
事发当晚,温强等人拔出匕首向那名客人连捅几刀致其死亡。1月27日,涉嫌此案的温强等人被朝阳警方抓获归案。这起血案也促使警方收网抓李海忠。
11月30日,记者来到“欢乐之光”歌厅,了解年初的那场血案时,大堂内的工作人员竟称“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即使记者提起录像铁证,工作人员仍采取回避态度,一一否认。
聚众收保护费
据知情者透露,2006年10月,李海忠强行将温强安排到“欢乐之光”歌厅,并要求歌厅方面将温强任命为歌厅保安经理。
此后,李海忠又安排了多名手下兄弟进入“欢乐之光”歌厅担任保安,并以此要求歌厅向自己支付劳务费。李海忠与歌厅方面商定的劳务费价格为每年人民币5万元。由歌厅将钱按月交给李海忠,再由李海忠分配给手下的人。
2006年11月的一天晚上,温强在欢乐之光歌厅内与两名客人发生争吵,两名客人一怒之下将歌厅玻璃大门砸碎。李海忠得知此事后,指使温强等人将其中一位客人的亲属所经营的另一家歌厅的玻璃门砸碎。
“欢乐之光”歌厅在承担“劳务费”的同时,还得到李海忠的保护。据知情者透露,2006年12月的一天,“欢乐之光”歌厅负责人曾给李海忠打过电话,称有人想要敲诈他。李海忠得知后,指使温强见到对方就打断腿,后来因是一场误会而不了了之。
“称职”的治保主任
现任东会村村主任的韩军说,作为村治保主任的李海忠平常主要负责村内的治安工作,组织巡逻。同时,他还负责村内的环境工作。冬季来临时,他负责到平房内宣传预防煤气中毒,消除煤气中毒隐患。
在韩军的眼中,李海忠是一个称职的治保主任。韩军说,李海忠在社会上做了什么他不清楚,但每次村里有什么事派他去处理都毫不含糊。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他都能帮助解决。有一年,村里一处街道堆满了垃圾,好多村民都到村委会反映此事。李海忠知道后立刻找人处理,很快将街道清扫干净,工作还比较负责。村里的人婚丧嫁娶,他都要到场随份子。有的村民没有婚车找到他时,他都乐意帮忙,而且不收取费用。
“他犯了错误,法律也给了他惩罚,现在政府都不追究了,况且老百姓也选他进村委会,我们也不能不给他一个职位。”
据韩军了解,李海忠平常就是有些贪玩,喜欢打点小麻将。而村支书李英以与李海忠有亲属关系为由拒绝了采访。
采访中,许多人都像“欢乐之光”的工作人员一样回避提起李海忠,他们担心祸从口出,并称“李海忠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出来了”。
直到李海忠被抓进去大半年后,东会村居民才相信,这次他再也不能轻易地出来了。这时,检举李海忠的信才陆续寄出。从抢劫入狱的失足青年,到携枪带小弟的恶势力老大,再到高票当选的基层干部,李海忠在京通快速路建成后,北京城乡接合部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抓住了机遇,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这里既有他自身凶狠、无情的一面,也有当时个别领导错误处理干群关系的因素。李海忠的“成功转型”,值得深思。
走上犯罪路的“小七子”
父母疏于管教,小学五年级辍学,习惯仗势欺人,经常赌钱。所以,当26岁的李海忠因抢劫罪被判入狱7年时,跟他一起长大的伙伴没有感到丝毫的诧异。
东会村地处通惠河北岸,位于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交界处。
1963年6月30日,李海忠出生在村内一个普通的村民家庭,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
东会村村民李亮是李海忠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因为李海忠是家里7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男孩,所以大家都叫他“小七子”。“但没想到这个小七子,后来成了当地的七哥。”李亮说。
李亮眼中的李海忠总喜欢跟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他从小就脾气大,玩恼了,不管对方跟他多熟,翻脸就会动手。”
看着李海忠长大的老村民都知道,李海忠的父亲喜欢赌钱,他母亲还因此把一只眼睛都哭瞎了。在李海忠的父亲早年去世后,还在杨闸小学上学的李海忠更加放任自流了。
经常旷课的李海忠,小学五年级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学校。大一点后便到村里生产队负责养猪。
但是,李海忠与他父亲一样,也染上了嗜赌的毛病。“有一天李海忠跟我说,昨天晚上队里的老母猪下小猪,但他去赌钱了,早上回来才发现小猪都死了。不过幸好没人发现,他已经把小猪都扔到通惠河里了。”李亮说。
1989年,好赌又缺钱的李海忠走上了犯罪之路。“那时村里有了一些村办企业,村子周围也有些福建人租了空地卖木材。”李亮说,四处游荡的李海忠与一个福建建材商关系很好。但当李海忠发现他的福建朋友取了几万块钱准备回家时,就实施了抢劫。“他这个人,关系越熟的朋友越能下手。”
这一年,李海忠因抢劫罪被判入狱7年。
城乡发展重现机遇
京通快速路修成那一年,村里剧增的外地人口,新上任村领导面临的干群矛盾,使得村里需要一名“有威望”的人进行管理,当时唯一坐过班房的李海忠就成了“最佳”人选。
1993年,李海忠提前出狱。“村里人都知道他在牢里结交了不少‘朋友’,出狱后经常互相来往。”李亮说。
但是,出狱后无固定职业的李海忠还是被安排到村委会做后勤。“他也要吃饭,不能因为有前科就不再给他机会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大仲说。
1996年,东会村发生了两件大事。先是京通快速路的开通,使偏居一隅的东会村变成了城乡接合部。此后,村北建成了一个市场,吸引了不少商户租用。从1996年底开始,村里的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多起来,其中多是东北人。
也就在这一时期,刘大仲退休了,新的领导班子上台。熟知当时情况的人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很多村民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不满,并怀疑他们中有人存在经济问题,不断有人向上级举报。“为了管理外来人口,更为了遏制持不同意见的村民,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立即聘请了十几个外地青年担任村里的保安,任李海忠为负责人。”
村委会突然重用李海忠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是当时村里唯一蹲过大牢的人。
“李海忠不但有前科,而且还是因为抢劫熟人。村领导就是看中了他的狠劲,对当时那个‘乱世’有用。”知情人说。
一位曾在村市场摆摊的商户回忆道,许多摊主是东北人,负责治安的李海忠逐渐和他们熟络起来,他们叫他“七哥”。李海忠此后的“四大金刚”之一张伟,就是起先在市场摆摊卖西瓜,和李海忠混熟之后便不再干了,“张伟又招来一帮东北人,一起跟着李海忠混”。
带枪的“协调员”
村民们陆续知道,新上任的治安员是有枪的,从此村民与外地人之间的任何纠葛,都需要李海忠充当“协调员”。李海忠也逐渐确定了“七哥”的地位,赚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1997年初,村民们第一次知道了李海忠有枪。
1997年正月初五晚上,村里的黑车司机张华被李海忠叫过去。
张华赶到李海忠所在的饭馆后,李海忠非常热情地拉他坐下。当时桌旁还坐着张伟等人。十几分钟后,李海忠去厕所。李海忠刚走,张伟突然挥手一拳将张华打倒在地,然后从右侧地衣兜内抽出一把手枪。张华本能向旁边躲闪,枪声也随即响起。“我一摸脑袋,手上全是血。”张华没敢多问,自己跑到医院治疗,也没敢报警。
张华说,事后,他曾托人问张伟开枪打自己的原因,张伟只告诉他,“村里有人要七哥收拾你”。
此后,村民们知道了李海忠有枪,也知道了李海忠与东北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就在这一年,当地人与村里东北人之间积蓄的矛盾开始爆发。
1997年的一天,做生意的村民陈海在自家门口撞到了一名东北人,东北人手里捧着的一个瓷花瓶摔碎在地上。东北人声称该花瓶是明代文物,要求陈海赔偿5万元。无奈,陈海只好求李海忠帮忙。最终,在李海忠的“协调”下,陈海付出了3万元“赔偿金”了结此事。
同年,村民陈龙在自家开的台球厅内打球时,不小心挥杆打到了身后的一个东北人,那人腕上的手表随即破碎。东北人立即称,这是3万多块钱买来的名牌金表,要陈龙赔。陈龙不同意,其他东北人便威胁他说:“你有老婆孩子没有?你以后还想让他们出门吗?”
随后,陈龙的家人买了许多礼品找到李海忠。一位当时帮着联络的村民说,陈龙的母亲哭着求李海忠“帮陈龙解决此事”。最终,在李海忠的主持下,陈龙赔给了东北人1.7万元。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很多,都少不了李海忠这个“协调员”。
1997年初,李海忠向村子周边的建材商们赊来建材,在村东头的一片空地内盖了20多间平房。随后,李海忠和20多个跟他混的东北人住进这里,然后经常带着他们去市场里向摊主收保护费,不给就砸摊子。
1997年底,李海忠以30万元左右的价格,把这些房子卖回给村里,而这些建材的赊账至今未还。
大家普遍认为,这时的李海忠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第一桶金”,已不满足于再在村里“小打小闹”,开始向外面发展了。
“二进宫”后入选村委会
再次入狱后,李海忠的经历成为了村里的传奇,李海忠的势力成为了当地的一霸,所以在下一次村委会选举中,想要从政的李海忠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
1998年开始,李海忠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附近的歌舞厅。这一年三四月间,村民们都盛传李海忠在一家歌厅内杀了一个人,然后“跑路”了。虽然此事警方至今还在调查当中,但村民们确实有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再见到他。
1998年底,当李海忠再次出现在村里时,这个“命案都能躲掉的人”已经成了村里的传奇人物。但是2000年,李海忠还是“二进宫”了,罪名是“私藏枪支”,被判刑6个月。
“他出狱那天,6辆奥迪车开到监狱门口,像接新媳妇一样风风光光地把他送回村里。”村民们说,那时李海忠手下拥有张伟、温强等“四大金刚”,在当地已经到了“一呼百应”的程度。
李海忠的得势,也让他的家人在当地获得多种优待。
2001年,东会村在村南新建一座市场,李海忠的哥哥在市场里卖鱼。后来,市场里又来了两家商户卖鱼,便有很多“社会人员”经常以各种理由去那两家鱼摊找事。最后,除了李海忠的哥哥外,市场里再没别人敢卖鱼了。
据温强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交代,东会村的自由市场,至今是由李海忠的妻子在收租金,而所收租金的去向,谁也不知道。
同时,“买卖都在外面”的李海忠,也开始对村里的事显得热心起来。东会村现任村长韩军说,每当村里有个婚丧嫁取,李海忠都会到场随份钱。有的村民办事找不到车,李海忠都能帮忙。
2004年,村委会改选,李海忠得到了村民代表的提名,并在选举当中以超半数的选票第一个胜出。韩军说,“在东会村的选举中,他是第一个得到半数以上选票的人”。
而这一届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李英,正是李海忠的堂兄。
对于李海忠进入村委会的经过,几位当时的村民代表都不愿多说,只是强调,“他想进了,就必须选他进”。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名当时投反对票的村民说,“他在社会上打打杀杀的,我怎么能选他当领导”。
“强势”的基层干部
当上干部的李海忠,一方面稳步扩大势力,一方面急于“漂白”。在领导眼中,他是个踏实肯干的治保主任,在村民眼中,只要李主任亲自出马,谁都要给这个面子。
当选村委会委员的李海忠,被分派到他的“老本行”———治保主任。此后,村里只要有“冒泡”的村民,都由李海忠去“管理”。
2005年秋,村里郭老太在家门口盖房,房子盖一大半后,村委会认定是违章建筑,要求拆除。多次交涉未果后,李海忠出现在郭老太家门口。“李海忠只问了一句‘你拆不拆?’老太太就立即让原本还在盖房的工人们拆房。”当时参与拆除的村民说。
2005年,村民刘刚在自家房里养鸡。这年冬,因禽流感传播,村委会要求刘刚交出家里的鸡。刘刚不同意,还锁着家里的门,不让检查人员进。李海忠来后,刘刚还不开门。李海忠只说了一个字,“砸!”随后,一帮人撬开刘刚家的门锁,砸开厢房大门的玻璃后,开门进屋抄走了鸡笼。
李海忠的上任,使得村里再没人公开反对过“村委会”的决定。“在李海忠任治保主任的两年里,东会村范围内,还没有出现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东会村村委会负责日常治保工作的李平说。(文中涉及村民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