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江苏两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传染源的不确定状态,再次提醒人类,禽流感病毒存在出现变异、形成在人之间传播的大流感病毒的可能。
在全球范围内,关于禽流感疫情的消息不断见诸报道。此前,联合国与世界银行亦发表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进而引发人类大流感的危险依然存在。
面对随时可能来袭的“瘟神”,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密切的关注,是首要前提。上世纪的三次大流感曾分别导致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丧生。即使在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中,我们也曾付出高昂的代价。非典过后,尽管关于禽流感疫情的报道间或见诸报端,但那些零星、散在的个案,极易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就流行疾病而言,任何一次局部的疫情,随时可能演变成为全面的警报。
其次,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那些以生命为代价、以巨大社会成本换来的胜利,绝不能仅仅成为光荣簿上尘封的印记。
近几年中,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框架下,一批应急预案相继出台,内容涉及应对流感大流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和鼠疫控制等多个方面。
江苏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按照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走访一些大城市的医院,可以看到,自非典以来设立的发热门诊,至今依然在正常运转。这些,都向人们传递出积极的信息。
后非典时代的成果之一,是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但在更大范围内,这些重要的制度性安排能不能坚持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还能不能真正做到不折不扣?非典疫情曾经肆虐过的省市,固然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并有经过考验的反应机制作为保障;但在缺乏经验、鲜有教训的地方,在公共医疗条件尚不完善的广大农村,清醒的头脑和缜密的安排则尤显关键。因为,所有这些,都关乎生命,关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