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顺其自然不刻意 于平常处多用心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2-17 09:56:26

  成功类型:“全国少年五星雏鹰”奖章获得者,小发明家。家庭背景:普通家庭。家教特点:适时的身心锻炼·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注重实际帮助和有效控制

  林粼是山东省青岛市的一名优秀学生。六年级参加全国小学英语知识竞赛获三等奖,他携带自己的发明“小学生交通安全系统——车载便携报警装置”赴京参加了第四次少代会,后又获得“全国少年五星雏鹰”奖章,被同学们誉为“小博士”。

  林粼的母亲说,儿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得益于素质教育的提倡。对孩子有一颗平常心

  我和先生对孩子培养教育十分用心,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按照书本的指导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给其进行适时的身心锻炼,孩子稍大时注意研究其不同年龄期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式。我们从未想过把孩子刻意培养成钢琴、美术、体育等某方面的特长人才,而是顺其自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各种学习锻炼的环境和机会,期望他长大后心智健全,成为有用人才。(教子“十分用心”,但“顺其自然”,不刻意雕琢,只图“心智健全,成为有用人才”。这种家教理念和做法值得仿效!)

  林粼小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注意扩大他的思维空间。客观上我们夫妻工作也比较繁忙,很少有闲暇照顾孩子。于是我们就买大量的连环画送给他。久而久之,看书成了林粼最大的爱好,书对于他就像牛奶、饼干一样不能离开。

  书带给了孩子博大精彩的世界。作为引导,我们则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调整书的种类和深度。开始时买书的重点是科普和历史两大类,孩子易于接受并能在启蒙时期自我解答自然界的若干问题。在4岁左右时,他认识的汉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便将低幼读物连环画封箱,摆在他面前的全是少年文字读本,这就使他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5岁左右时开始给他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一些历史长篇,有一些甚至是文言文,如《东周列国志》。这时的林粼对读过的书不但能讲给别人听,还能对其中的章节加以评论,有了自己的观点。此时我们开始给他引入世界名著,使他了解和接触西方文化。入小学之后,孩子读书的面更广。文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外语等书籍都摆上了林粼的书桌。孩子的生活空间有限,但书本给了他无限的思维空间。上学后,同学们说林粼像个小博士,什么都懂;老师则评价林粼“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实,这都得益于书本。孩子成长需要家长的实际帮助和有效控制

  林粼在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时很不适应,经常出错。我们便腾出时间,将全部声母和韵母组合做成卡片,每天晚上和他一起拼读。几天下来,他就熟练掌握了汉语拼音,顺利过了这一关。四年级时学校推荐他跟随著名数学老师安文山学习数学奥林匹克。由于开始不适应,几次考试未能拔尖,林粼有了惧怕心理,我们察觉到这一点,没有讥笑更没有批评他,而是实事求是地给他提供各种书籍,督促甚至是陪着他做大量的习题,以增强信心。后来,林粼在五六年级的两次青岛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有一次在预赛中甚至得了满分。

  林粼四年级时家中买了电脑,他很快就迷上了电脑游戏,受到制止便偷着到游戏室玩。发现这种现象后我们夫妻感到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易疏不宜堵。于是一方面允许他每周五晚上放开玩游戏,另一方面引导他学习电脑知识和技能。五年级时,经过十几天编程培训,他代表学校参加区里比赛,结果获得了三等奖。后来在小学生交通安全系统方案设计中,为配合制作多媒体软件,他自学了DIRECTOR6.0多媒体编程软件、PHOTOSHOP绘图软件、WAVEDIT声音编辑软件等。平时,他还利用电脑学习英语,制作班级壁报等。

  在对林粼的教育中,我们倾向于施加适当的压力。如每学期考试,要求他考出应有的水平;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希望他做出成绩;生活上做错了事严肃批评。施加一定的压力能够使孩子提高自控能力,身体和心理的发育相互调适。(对!常言说得好:“响鼓也得重锤敲”嘛。)与成人平等交流非常重要

  在林粼成长的过程中,他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将自己学过的知识与社会、自然界沟通、交流和验证,从而对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我们引导他看电视新闻联播和报纸杂志,使他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世界重大时事。通过现代传播媒体的交流,他的兴趣和爱好更加广泛。关心体育赛事,喜欢足球和篮球,对欧锦赛各队的特色和阵容倒背如流。喜欢音乐,尤其是世界名曲。所有这些陶冶了他的情操,塑造了他的道德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事物的了解和接触增多,为人处事的原则正在形成,渴望与老师或家长的平等交流。我们比较珍惜孩子这种交流的欲望,而且认为这是对孩子施教的机会。林粼闲暇时喜欢看我的《哈佛大学工商管理教程》等书籍,并同我讨论其中的一些观点。由于我常在家里接电话,处理工作,他也会借机了解我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并试图同我讨论。我尽量平等地与他交谈,也常常借此机会与他讨论怎样做人、做事、人生目的等一些严肃问题。我相信,这种交流对孩子的成熟,正确看待客观世界事物是很有帮助的。(儿童的社会化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正是在同成人的“平等交流”、及时沟通中实现的。)

  早在几年前,表哥同学的一次车祸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总想发明一种有效主动防范方法,保护小朋友的交通安全。他拆了家里的声控灯,请我们单位搞控制的叔叔阿姨讲课,翻阅了多种书籍杂志,在区校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形成了“小学生交通安全系统——车载、便携发生接受装置”设计方案。这个设计方案获得了有关专家首肯,并被全国少工委确定为第四次全国少代会交流提案。林粼亦作为青岛市惟一特邀代表赴京参加盛会,在少年世界论坛演示自己的发明。正如专家所说:“这个出自小学生之手的设计方案构思新颖、逻辑合理,我感到非常高兴,说明我们的科技队伍后继有人。”

  (任玉君)

  

  评点:林粼小小年纪,发展得如此全面,主要得益于科学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理念正确。林粼父母教子“十分用心”,但并不刻意培养某方面的特长,而是“顺其自然,尽可能给孩子各种学习锻炼的环境和机会”,期望“心智健全,成为有用人才”。这完全符合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次,教育方法科学。林粼父母能根据儿童心理年龄特点,逐渐加深学习难度,扩大学习层面,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后,不空洞说教,而是具体指导,实际帮助。当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不适应时,父母便做卡片和孩子一起拼读;觉察到孩子对数学“有惧怕心理”,就“提供各种书籍”,督促并指导孩子做习题……这些做法,对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作者:    来源: 百灵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