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悬红"让央视"脸红"不?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2-14 10:31:09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表演系的杨若依在网上发帖称,谁能帮她上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担任主角或主唱表演5分钟,她愿意付50万人民币。今年春晚总策划秦新民称该事“无聊”并说:“春晚不是给钱就上的栏目,是给老百姓带去欢乐的舞台,不要随便信口雌黄。”

  据报道,杨若依毕业后想往演艺方面发展,目前没有找工作,还在漂着,50万元都是跟亲戚朋友借的。至于悬红的动机,她自称“我相信上了春晚,自己将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的,尽管近年来春晚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毕竟还是“天下第一台晚会”。一个刚毕业的女孩举债50万元,想在春晚“露个脸”,挣点“人望”,公众对此能横加非议吗?

  然而,这位女孩的大胆之举,到是结结实实撞痛了央视的一块“伤疤”,人们由“悬红50万上春晚”,自然回想起曾四次出任春晚总导演的赵安一案。具有节目生杀予夺大权的赵某曾先后索贿、受贿61万元,最终锒铛入狱。女孩的“悬红”之举虽说有点“幼稚”,但绝对是出于无奈,它能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春晚依然存在某些“潜规则”?

  面对“悬红50万上春晚”,今年央视春晚总策划秦新民的回答只对了一半。称“春晚不是给钱就上的栏目”,这话没错。但称之为“无聊”,似乎不是应有的姿态。春晚是全国人民的春晚,一个女孩希望通过“悬红”想上春晚,方式固然不对,但其情可原,怎么能斥之为“无聊”?更何况前有赵安这一“家丑”的负面“唆使”效用?

  对于央视而言,竟有人“悬红50万上春晚”,此事说起来相当“难听”“刺耳”,或多或少令人有些“脸红”。不把“悬红”一事视为空穴来风、“无聊”,报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的姿态,在“脸红”之后更要“行动”。鉴于国人对春晚的热望和“春晚到底上哪些节目是一笔不小的权力”,切实采取措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加强节目监督、把关,严防“猫腻”,让国人享受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这是公众对央视的共同期待。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