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化学生,重新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某市一中学校长曾经3次跪在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并在全校早操时,面对千余师生双手合拢重重跪下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据说,校长的惊人之举也确实产生了效果,一些学生当场痛哭,学风也有了明显好转。但也有人说无论是否有效,这都不是一个校长该有的举动。
本期“‘校长下跪’之辩”话题预告刊出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稿,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分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正方认为老师是迫于无奈才这样做的,只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才会有如此举动,是负责任的表现;反方则认为一校之长应该有尊严,他应该做的是教育好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重,给学生下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们认为,“校长下跪”事件所折射的,正是目前中学教育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及一些教师某种程度上的无力感。让我们听听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也许从中可以觅得答案,获得教益。
正方观点
老师的眼泪
上五年级时,我们班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惹了祸。老师在班会上对这件事做点评,希望他们能够改正。道理讲尽,可其中一个同学仍扬着头,满不在乎。忽然老师的声音哽咽起来:“我这是为你们好啊,也许你们现在体会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等你们长大后就会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我们抬头一看,老师竟然流泪了!老师对我们一直非常好,像妈妈一样。听其他老师说,尽管曾遭遇过很多不幸,但她都坚强地挺了过来。没想到,老师今天竟然为了我们当众流下眼泪。我生气地向那个不思悔改的同学看去,只见他也低下了头,用手抹着眼睛,全班一片寂静……
后来,挨批评的同学不但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还当上了班里的纪律委员,我们班在同年级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家都在默默遵守着约定:再也不让老师伤心。
当老师掉眼泪时,不听话的同学会改过自新;当校长面对上千学生跪下呼喊时,那心灵的震撼该多么强烈啊!不管是掉眼泪还是下跪,也不管举动是否符合他们的身份,只要效果显著,我认为就是好方法。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五班郑菲菲
膝盖承载的希望
“下跪校长”在下跪之前一定训导和规劝过学生,但可想而知,如果这些学生真能听劝的话,他也就不会采用这种古老而又沉重的方式了。他也一定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的古训,但为了学生的未来,心急如焚的他还是当着全校1000多师生跪下了。教育者的责任,一下子定格在了双膝着地的那一刻。
有人说,校长向学生下跪有辱人民教师的尊严,然而我却说那是他在为孩子们的未来祈祷和祝福。有人说他是“软骨头”,我却说那些受到感动的学生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扶起校长,让他站得更直。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周俭
多亏老师那一哭
我儿子念小学时爱动脑筋、听老师话,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升初中时由电脑抽签,去了郊区一所学风较差的中学。入学没多久,儿子就变得贪玩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交作业,有时还迟到早退,成绩直线下跌。老师花了大量心血对他进行教育,他都当耳边风。到后来,他还纠集一帮同学在课堂上打扑克。老师把扑克没收了,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我换着法子教育他也不起作用。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时眼睛红红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开年级会的时候,副校长在他们面前掉眼泪了,说只求他们能安心学习。结果,几乎全体同学都哭了,会后大家还相约一定要改掉以前的毛病。从这天起,我发现儿子变了,成绩也一天比一天进步。
扭转学风的方法不止这一种,但对于青少年来说,“以情动人”最直接最有效。下跪的校长不计较个人荣辱,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片劝学的苦心让人深深敬佩。
广西王佳
请对他们“失身份”的举动多一些理解
看了校长给学生下跪劝学的报道后,我不禁想起了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黄老师。
黄老师是一位身材娇小、说话细声细气的女老师,当时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我们班当班主任。我们班是全校出了名的乱班,班上的学生平日里不是打架就是扰乱课堂秩序,每个任课老师都头疼。现在来了这么一个温柔的班主任,同学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了。黄老师不要说开展班里的活动,就连正常的课堂秩序也无法维持。
一次自修课,一些同学正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四处追赶。黄老师走进来后,让他们安静下来好好看书,但那些学生就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打闹到黄老师身边时,还用眼睛瞟她一下,摆明了是故意作对。黄老师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或许是心里的委屈憋得太久了,她一下子哽咽得说不出话,大颗大颗的眼泪从脸上滑落下来。看到这样的情景,闹哄哄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打闹的学生也乖乖回到了座位上。
我想,每位老师都是想在学生面前维持尊严的。下跪也好,哭泣也罢,不是到了确实无奈、伤心的境地,他们是不会有这些“有失师尊”的举动的。正因为他们有一颗关爱学生、希望学生向上的心,所以偶尔才会有这样“失身份”的举动。对此,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
湖南怀化学院唐瑛
不能承受之重
我认为大家应该为这位校长鼓掌。学生不学习,至少他急于想办法解决,这是需要责任心和勇气的。不像某些老师,学生不听课,立即拂袖而去或者听之任之,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无论其他人怎么看,我都要为这位校长鼓掌,并对他说一句:为了学生,您辛苦了!我也希望那些学生不要再不听话了,这么重重的一跪,你们怎能承受得起?
浙江工商大学程佳
反方观点
跪而求之不如起而教之
从古至今,师者有师者的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树立自身的尊严,才能使学生听从教诲,否则何以约束、规范、要求学生?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在增长学识、改进教学手段等方面多下工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尊师、亲师,接受老师的教导,达到教育的目的。老师自己跪倒在地,丧失尊严,又怎能让学生尊重你?在我看来,与其跪而求之不如起而教之。
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中学吴雪彪
校长下跪有悖常理
下跪,在中国来说,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形:一是晚辈给长辈拜寿或拜年时,用下跪表示衷心祝愿;二是在做错什么事的情况下,下跪表示求得他人的谅解;三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下跪的方式求得别人帮助。
虽然校长下跪的初衷是好的,想让学生好好学习。但校长给学生下跪的做法与中国的常情常理相悖。正因为如此,这一举动才会让不听话的学生感到“震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校长下跪只会让学生“感动”一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我认为,作为校长应以思想教育为主,对一些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教育,或者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学校、家庭双方共同做工作,让表现较差的学生悬崖勒马,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湖北省武汉市赵应繁
校长,请站起来
看到校长下跪,我的心沉甸甸的。
我是大学生,能见到校长的机会一般是全校比赛、开学典礼等重要活动场合。校长给我的印象是亲切而又威严的,无论是读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时,同学们都不敢在校长面前胡闹。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被娇惯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没想到校长竟被学生“欺侮”到下跪的地步!这样的景象,想来实在让人觉得心酸。有人说,校长是被逼无奈才想到用下跪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如果是这样,那我觉得就不仅让人心酸,而且实在是可悲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本职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应该具备能够教育好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作为一校之长,如果都只能用下跪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其他老师该怎么工作?遇到别的问题是不是还要一跪再跪?
下跪也许能够以情动人,但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是不可取的。这位校长应该做的,是增强自己处理各种问题、教育学生的能力,管理好学校,并为其他老师作出表率。
网友小米
下跪不能解决问题
几年前,我在西部一个偏僻乡镇的中学当校长。这所学校的不少学生不用心学习,在课堂上迭出怪招:玩扑克牌、扔纸团、吹口哨、做鬼脸……爱学习的学生没法听课,老师也没法往下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一天做课间操时,我又教育同学们不要贪玩,说得痛心疾首,但他们还是无动于衷。心急之下,我一下子跪在了主席台上。片刻静寂过后,整个操场上充斥着学生们的哄笑。我当时感到无地自容,同时也痛下决心一定要整治好这所让人头疼的学校。
后来,我想了很多办法来扭转学风。如采取开门办学的策略,暑假时邀请在校大学生来校讲外面世界的精彩,宣传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请学生家长来讲述没有文化的难处。学校内部则加强管理,严肃校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使学风逐渐好转。
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我认为教育学生勤奋好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尤其是一校之长。校长如果不具备相当的领导水平、教育才能,即使下跪,也是没有用的。学校风气的形成,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树立正气,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光靠校长下跪,解决不了问题。
广西柳州市王冬玉
管理学生不能靠下跪
现今视学生为上帝似乎已成了普遍现象。对许多学校来说,只要学生在学校里不出事儿,学校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就行了。因而学校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捆住教师的手脚,不让学生受一点委屈。一位从教多年的老师说,校长在大会小会总是反反复复告诫老师:你们要记住,不管学生怎样,即使是犯了错,也千万不能动他们。实在不学习也不要紧,只要他们不惹事、不闹事、不出事就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调皮学生,学校、老师必定是无能为力的。
小树当剪,学生当管。我认为,对待调皮的学生,积极的思想教育和适当的惩戒都是必要的,只不过要讲究方式方法。校长该有校长的权威,老师该有老师的尊严,教育学生,关键是要有的放矢,宽严相济,光靠下跪怎么行?如果管理学生仅剩下跪一招,那教育是不是太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