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中国 正文
河北兴隆矿难11矿工生还 靠吃皮带存活(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2-10 08:47:52

 

河北兴隆矿难11矿工生还 靠吃皮带存活(图)

 

河北承德兴隆县一煤矿的11名被困矿工已由医护人员专门护理两名矿工已开始进食流食———

 

东北网双鸭山12月10日电 12月9日凌晨1时15分许,河北承德兴隆矿难井下11名矿工在被困129个小时后全部获救。

  进展

  井下11名矿工全部获救

  12月3日,河北省兴隆县孤山子乡沙坡峪村一口非法矿井发生巷道冒顶事故,11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该矿曾进行自救,并隐瞒了实情。见自救无效后,该矿才于12月4日11时许向兴隆县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12月6日6时许,兴隆县将事故情况向河北省安监局进行了报告。

  接到报告后,河北省迅速组织专家成立了抢险救援小组。7日凌晨3时许,开滦煤矿集团派出48名配备先进设备的救援抢险队伍到达事故现场,他们分四班轮流工作,加快了抢险救援进度。此外,唐山、秦皇岛地质队等很多单位的专家接到通知后也迅速赶到现场支援抢险工作。

  据介绍,瞒报行为导致救援工作的延误,同时,出事矿井从2003年开始非法开采,矿井巷道杂乱、地质结构复杂,并且没有开采现状图纸资料,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救援专家们仅能依靠曾在井下作业过的矿工的回忆,反复核实情况,凭经验绘制出井下示意图,并据此展开施救。

  7日14时30分,经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检测,确认井下无有害气体,且有生命迹象显示,被困矿工仍有生还可能。救援人员一方面保证井下通风工作,一方面在巷道上方多处钻孔,并输入葡萄糖等液态食品。同时,参与救援的医疗人员、各种抢救设备、救援的食品、药品等也全部到位。12月9日1时15分许,河北承德兴隆矿难井下11名矿工在被困129个小时后全部获救,随即被送往兴隆县几个医院进行救治。

  据了解,11名矿工中有6名为内蒙古人,1人为唐山迁西人,其他4人都是兴隆县本地人。目前11名矿工由医护人员进行专门护理和治疗。住在半壁山镇中心卫生院的两名矿工在住院后两小时已经开始进食流食。

  亲历

  被困矿工回忆井下惊魂经历

  -吴明:当巷道突然打通之后,“第一感觉是我们有救了”

  46岁的吴明(化名)是该矿的司机,其平时负责开着“四不像”(改装的拉矿石的车)从矿井内往外拉矿石。正在医院接受救治的吴明对记者说,12月3日下午事发前,他开着车刚进入巷道,突然停电了,随后他发现巷道帮开始陷落,很快,巷道就被堵上了。见此情况,吴明意识到,这是发生事故了。随后,他就喊在里面干活的其他人,其他10位工友听到喊声后,很快就聚到了一起。开始时,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后来有人说:“没事的,外面一定有人救咱们,咱们在里面也想想办法。”

  随后,他们开始分批向外挖,挖了有三四米远后,他们又意识到,如此挖下去,里面没有做支护的东西会很危险,就停止了挖掘。但不时有人敲击岩壁,试图与外界联系。吴明称,他们轮流挖到了第二天,因为他年纪较大,体形较瘦,已经没有力气了。他就开始保持体力,渴了就喝一口巷道里的水,此外就躺在矿车上睡觉。

  被困的11人中,有好几位工友有手机,所以,已被困了多长时间,他们很清楚。他们都有手电,后来所有手电都没电了,他们就用车上的电瓶灯照明。为了节省电,他们在里面挖掘时开灯,睡觉时就关闭了灯。后来,他们听到了钻机的声音,他们知道,外面的人正在全力救他们。但三天多的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与上面取得联系,有人开始鼓励,“没事的,咱们一定能出去,家里人也盼着咱们呢”。大家就是这样彼此鼓励着,支撑着。吴明说,巷道里面始终有空气和水,这为他们能够生存下来提供了最优厚的条件。救援人员所打的钻孔偏了,并没有给他们送进去食物。

  虽然120多个小时过去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逃生的希望。就在巷道打通前,体力好些的工友还在四处观察,寻求逃生之路。当巷道突然打通之后,“第一感觉是我们有救了,当时在井下想,万一我真的出不去了,只能认了。现在出来了,这段经历真是一辈子忘不了。”吴明说。

  -吴鹏永:把牛皮带弄成一节节的,烧着胶皮管用喝剩的八宝粥罐煮着吃

  来自赤峰市的33岁的吴鹏永是第一个被救出的矿工。蒙着眼睛、输着液,躺在半壁山镇卫生院病床上的他告诉记者,他来这个矿上打工不到两个月,和他一同来的5个人,都被困在了井下。

  他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说,3日下午1时多他们下的矿井,事故发生时,他正在井下装车,突然上面吹来一股风,接着就听到顶板响,他就知道上面冒顶了。接着里面就停电了。

  “我们11个人陆续集合到二井台上,就商量着怎样往外逃,”吴鹏永说,“曾往外挖了两处,但又有往下塌的,就不敢挖了。”

  “我们都有手电,渴了就喝凉水,饿了就捡报纸吃,或者吃3页书本,吃多了也吃不了,再有就是捡橘子皮吃,”吴鹏永说,“后来实在饿得慌,正好我有条牛皮带,就把牛皮带弄成一节节的,烧着胶皮管用喝剩的八宝粥罐煮着吃,煮也煮不熟,就半生着分给大家吃。”

  他说:“后来,我们听到外面有挖掘机声音,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外面敲钢轨的声音我们能听到,我们也敲石壁做了回应。”

  时间表

  牵动心弦的129小时

  12月3日:

  16时,兴隆县孤山子乡沙坡峪村小黑石沟一非法铁矿矿井发生巷道冒顶事故并造成11名矿工被困井下。

  12月4日:

  11时,兴隆县委书记吴海汇立即赶赴现场,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晚6时左右,承德市领导到达现场立即成立救援指挥小组。

  12月5日

  8时,救援指挥部连夜从遵化和兴隆县内调用的三部挖掘机和两部钻机全部到达现场。

  10时30分开始打钻,同时对所挖掘塌方巷道进行加宽加固。

  11时,承德市政府领导召开情况汇总及救援调度会。

  12月6日

  凌晨,承德市委书记赵文鹤、市长艾文礼等领导连夜相继赶赴事故现场。

  16时,河北副省长张和等领导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和省有关专家抵达事故现场。

  18时,井下钻探钻过冒落区,经与被困人员联络,有回应,救援人员立即通过钻杆向被困人员输送空气,并准备输送给养。

  12月7日

  3时15分,48人组成的救援抢险队伍分四班轮流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10时40分,张和副省长同意专家组确定的采用生命探测仪探测遇险矿工方位等措施施救。13时30分,指挥部紧急从开滦煤矿集团调运的生命探测仪和气体检测车到达事故现场。

  14时30分,经检测,井下无有害气体,并有生命显示。

  19时15分,承德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对兴隆“12·3”事故救援和全市五项整治、打击非法盗采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12月8日

  10时30分,救援调度会要求救援力争在50小时之内有明确成果,医疗救护组进入临战准备。

  12时,经探测,井下仍有生命迹象,矿井深处无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16时40分,开滦煤矿集团抢险队已掘进12.7米,地表第一钻孔已钻进46.5米,第二台钻机已搭好支架,急调的第三台钻机正在路途中,指挥部正请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支持,调第四台钻机。

  17时,所有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做好了医疗救护准备。

  12月9日

  1时15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被困井下长达129个小时的11名矿工全部获救。被困矿工精神状态较好,在救援人员的搀扶下走出坑口,被立即送往医院医治。救援行动胜利终结。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