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动态 正文
网帖引起大学生亲情反思:对家人你是否懂得感恩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2-06 11:10:50
        东北网双鸭山12月6日电  一个感人肺腑的帖子,记录了女儿对病危母亲的牵挂和自责,也记录着对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不多的回忆。12月4日,电子科大校园网上,这个回复率最高的帖子,引发了同学们集体“亲情反省”,“我们对父母亲情回报得太少了。”


摄影 向宇

    发帖

    那些往事,敲打着我的心

       “在抢救室的姐姐打来电话,‘妹,妈快不行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本来以为我已经折腾得麻木了,可我还是在寝室里大哭起来。妈妈呀妈妈!你一定要挺住,一定要闯过这一关啊。”

    “我真的太绝望了,妈妈随时有危险,我不知道接下来面临的是什么,只觉得我承受不起了。希望妈妈能感知到我的心,只希望老天还有一点仁慈,让妈妈能够闯过这一关。”

    “每次打电话让妈妈多吃水果,可她总是说那边水果很贵,一个水果就要1元多,她不愿意买。有一次,姐姐给妈妈买了只鸡腿,逼着她吃了,那天晚上,妈妈怎么也睡不着,因为她觉得鸡腿太贵,多花了钱。”

    11月29日晚,这个感人肺腑的帖子出现在电子科大校园网上。发帖人何艳莉,电子科大2004级通信学院通信工程(无线电)专业大四学生。何艳莉在帖子中回忆起妈妈的点点滴滴,深深地自责,“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平时大手大脚花钱,真是愧对妈妈。”

  起因

    有一种爱,深埋母亲心底

    何艳莉老家在西充县农村,5年前,妈妈鲜素芬患了颈动脉血管夹层病,容易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医生说必须做手术,面对十几万元的手术费以及家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鲜素芬拒绝做手术而采取降血压的保守治疗,随后,她继续回广州打工。何艳莉和弟弟的学费、生活费全靠在广州打工的父母和姐姐维持。

    今年11月,专业成绩第一的何艳莉被保送本校研究生。正当她憧憬着过年一家团聚的美好场景时,却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11月20日晚,何艳莉的姐姐打来电话说,妈妈于头天晚上因为血管夹层导致的脑出血住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做了手术后的妈妈病情几次反复。何艳莉说,11月29日,她再次接到妈妈病危的电话,她想赶去广州,但被父亲拒绝。此后,她在极度恐惧、自责和彷徨的心境下发布了这个帖子。

    “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我和妈妈的联系全靠电话。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妈妈不善于表达,每次打电话来,总是问钱够不够、生活是否习惯。”何艳莉说,因为母亲没有手机和固定电话,她只在母亲生日或自己学习获奖时才打电话给母亲。“现在想起来很后悔,我以前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太少了。”

    影响

    这些鼓励,我将永远珍藏

    该帖引来了同学们极大的关注,版主把帖子从情感版提出来,发到各论坛版的首页,并给每位网友发了题为“拯救妈妈”的网内短消息,发动大家来帮助这位妈妈。

    电工学院大三学生林文聪与何艳莉素不相识,他看了何母的遭遇后立即发动身边的同学募捐,“我以前也有一个得过这样病的舅舅,因为延误治疗而去世了,实在很可怜。”该帖不仅在一天之内创下数百名学生留言表示支持的回复率,而且很快变成了实际行动,一场热心的募捐开始了。

    何艳莉说,通过一周的募捐,已收到2万元捐款,已经将这些钱寄给广州的姐姐救急。何艳莉打算以后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承担起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记者联系了何艳莉的姐姐何艳蓉,她说,目前,妈妈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对于同学们的帮助,她们全家非常感激。

    何艳莉不断收到大家鼓励的来信及短信,她将短信内容和手机号码细心地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这些鼓励,我将永远珍藏。等妈妈出院了,我会挨个打电话感谢他们。”

    □反思话语

    对父母大声说:“我爱你们!”

    除了鼓励外,发给何艳莉的短信内容更多是自我反思。

    “想到自己,我感觉对不起母亲,对不起自己的家人,我在家很懒,还经常和父母对着干。我没有想过,当我面临失去他们时,内心将是怎样的恐惧,你的事件让我明白了要懂得珍惜。”一位没有署名的男生写了一封信给何艳莉。

    有同学则在网上留言,“当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如此近距离的告诫我时,我才体会到要珍惜亲情。”

    学生小林说,“我觉得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这是现阶段我们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我看到帖子的当晚,就给我爸妈打电话说‘我爱你们’。”学生杨继勇说,“等你想说时,也许来不及了。”

    何艳莉的导师文光俊说,“学生们能自发组织起来为同学募捐,并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是一堂无比生动的感恩教育课!”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