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收视率6%,《房前屋后》收视率接近7%,《新结婚时代》收视率达8.78%,《亲兄热弟》收视率超过10%,《金婚》收视率达13.6%……2007年,家庭伦理剧收视率一路走高,剧中的主演徐帆、冯远征、刘若英、梅婷、郭晓冬、张国立、蒋雯丽、陈建斌等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人物,剧中人之间形成的每一次冲突都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应,一夜之间,仿佛回到了“万人空巷看《渴望》”的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前几年轻松诙谐的古装戏、韩剧盛行,惊险新奇的重拍反特剧的流行,家庭伦理剧的再次兴起体现了当下社会心理和情感需求的细微变化。
烛照生活 宣泄情感
家庭伦理剧一直是中国观众最青睐的类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必须在新的经济和生活秩序中寻找新的位置,重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戏如人生;剧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部优秀的伦理剧总是轻而易举地跨越地域、年龄和文化的差异,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诉说“好人一生平安”的《渴望》到探讨婚外恋问题的《牵手》,从塑造了“城市阿Q”张大民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表现中国式“七年之痒”的《中国式离婚》、《结婚十年》,十几年来,家庭伦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一朵奇葩。刘慧芳、夏晓雪、宋建平等形象成为观众心中品评认识现实人物的一个理想参照。
改革开放30年带给中国民众全新的体验,人们既感受到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巨大享受,同时也越来越感到随之而来的压力。这个时候,“家”就成为一个平静的港湾,人们越发依赖家的温暖来抚慰在激烈竞争中受到的创伤和产生的失落感。在《亲兄热弟》中,一直在街头巷尾“闯社会”的老三受到亲情的触动,终于和大哥、四弟生活在一起,慢慢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脾气,走向正道。4个兄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嫌隙,但当其中一个遇上很难过去的坎儿时,兄弟们毫不犹豫伸手相助,这些情节使观众感同身受,沉浸其中。在由演员严敏求分别饰演母亲、剧情也有些相似的伦理剧《孝子》和《家有爹娘》中,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使得每次家人相聚都成为一次相互折磨,但是每当家庭成员面临巨大的变故,家人会倾其所有给予帮助并且帮助得“到位”。
在中国,伦理剧负载了太多的意义,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艺术欣赏,实现着书写日常生活经验、为处于变化中的现代人提供一个调整心理、重构道德关系的现实参照。
顺应时代 与时俱进
电视剧类型兴衰和时代变迁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一批生逢其时的电视剧成为经典,远的如让新兴市民阶层释放紧张感的戏说剧《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顺应社会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情绪的“反腐剧”《苍天在上》、《绝对权力》、《忠诚》;近的如迎合年轻观众对爱情“桃花源”无限向往的奇幻武侠剧《仙剑奇侠传》,表现革命时期敌我之间生死斗争的红色传奇剧《梅花档案》、《一双绣花鞋》、《暗算》。而以生活流的方式展示一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平常日子,表现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兄弟关系的家庭伦理剧在2007年再度兴盛,也是时代的必然。不知不觉中,电视剧里描绘的过往生活恍如隔世,带给观众的不再只是与物质匮乏伴随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痛,还有对那个时期普通民众纯净心灵的某种怀念。《金婚》中描写在粮食极度缺乏时期,张国立饰演的丈夫佟志将仅有的一碗米饭省给蒋雯丽饰演的新婚妻子文丽,自己却饿着肚子去上班,没想到妻子也寻思着在工厂上班的丈夫会更辛苦,于是把那碗饭留到了晚上一直等着爱人回家,饭却馊了……这样的细节将那个年代普通人之间的真情呈现出来,从而满足了观众的怀旧心理。
时代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传统和现代的剧烈冲突,城市和乡村观念的对立,在上述伦理剧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灵。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家庭伦理剧探讨的是社会转型期间道德的缺失,呼唤心灵的纯净,向往建立一个更富有人情味的传统型社会,那么,现在的伦理剧更多地是关注代际之间、个体之间观念的冲突,试图展示现代都市青年人的家庭所面临的来自上一代的压力,以及自身个体独立意识和家庭需要相互妥协磨合产生的冲突,尝试着建立家庭和谐的另一种可能和途径。
在近期的家庭伦理剧中,《新结婚时代》是一部人物性格塑造和心理刻画都比较成功的作品。剧情看似平淡却摄人心魄,结局虽不圆满却令人信服。虽然主演梅婷和刘若英都是青春偶像,但是编导者没有沿袭“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和“因爱产生误会,因误会产生冲突”的模式,而是深入挖掘了现代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电视剧真实描绘了当下都市青年新家庭的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并且与城里姑娘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另一方面,难以割裂的历史却让他们陷入了新的困境,城乡差异并没有因为留城而摆脱,来自于乡下父亲的种种要求让这个家庭一步步逼近崩溃。电视剧中最震撼心灵的是夫妻之间逐渐演变的冲突和危机,丈夫为了满足父亲种种“无理要求”而绞尽脑汁,家里口角不断。最让普通观众和剧中妻子不能接受的是丈夫竟然让妻子回去给嫂子的父亲哭丧,以让老家亲戚显得有面子的细节。
从乡土中国逐渐走向现代中国的艰辛,一代人的共同经验,使得家庭伦理剧具有了时代的意味,不经意间产生了强烈共鸣。台湾优秀演员刘若英、归亚蕾等的参演,更为内地家庭伦理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优秀影视工作者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为内地电视剧的成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直面现实 以人为本
电视剧是表现“人”的艺术。《错爱》、《金婚》、《新结婚时代》、《你是苹果我是梨》等剧的艺术魅力源于电视剧中演员对角色的成功塑造。在《金婚》中,张国立和蒋雯丽两位演员对跨越一生的人物的成功塑造,就体现了伴随着电视剧艺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电视人对生活的理解。
现实的种种不如意在电视剧中的真实描绘让观众对荧屏倾注了太多的关注。一部伦理剧,只有毫不躲避现实之种种,并以艺术工作者的诚实去揭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妥协、牺牲、和谐,人与人相互之间的那种支撑才能引起共鸣。《金婚》、《孝子》两剧略带残酷地表现了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矛盾。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开始步入老年社会,但是没有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老人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产生的观念冲突,使得许多家庭常常处于矛盾激化的边缘,于是保姆不称心,老人易受骗上当,容易对孩子的事指手画脚等小事往往成为压垮现代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孝子》中,现代的婚恋观念如小儿子海明和已带着孩子的美籍华人美欣结婚的现实,对老人造成的感情不适就使得剧情处处出戏,充满悬念。《金婚》中尖锐的父子冲突、令人心酸的老年夫妻生活,将自《渴望》一剧开始形成的“书写平常生活一段情”的现实主义手法发挥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