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电视剧新偶像时代悄然来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1-23 08:33:02

《士兵突击》大热荧屏,在星光大典“年度电视剧”的投票中列榜首

看《士兵突击》时,常被人问起是谁的粉丝,这对过去的军事题材作品来讲,几乎是一道不可期望的“禁区”。倒是编剧兰晓龙和导演康洪雷一脸坦然,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这部作品定位为偶像剧,所以里面人物个性鲜明,几乎找不到一个纯粹的反面人物。在腾讯2007年星光大典“年度电视剧”的评选中,《士》剧一路高歌猛奏,位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名中,能与类似“偶像”二字沾得上边的还有《奋斗》《恰同学少年》

 

偶像剧并不鲜见,起初源于港台影视作品,其中演员一副白净之相,外加奶腔奶调,主题也大多是些情啊爱的,不是抹鼻子就是揉眼泪,爱情故事扯不断,理还乱。从观众群体来看,偶像剧的拥趸也大多是些青春年少之辈。偶像剧演绎的是现代年轻人的时髦情感,很容易博得这个群体的共鸣,有时一部电视剧下来,便可能形成一个粉丝群体,至于红几个主角那也是意料中事。

 

在腾讯网星光大典的这个榜单中,偶像剧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明显带有时代励志特征。励志剧走红荧屏应该是从湖南卫视播放的《大长今》开始的,这部韩剧不但创下了午夜收视档的新纪录,还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到一个新鲜且极富朝气的名词——励志。也是自那时起,感觉励志剧忽如一夜梨花开,越来越多的作品不管是否合用,都会习惯地穿起这身漂亮的外套,贴上一张励志的标签,便开始招摇于荧屏。

“新派”偶像剧以“励志”为主题

 

如果放在过去,《恰同学少年》顶多是一部纯粹的伟人历史剧。这种剧过去拍过无数,许多故事嚼烂了,演透了,演员特型了,对白也都程式化了,几乎不可能有太多的新鲜元素。然而,这部剧在今年的收视中一度名列前茅,观众群体不但覆盖了传统的中老年观众,也深深吸引住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借鉴了偶像剧的一些表现手法,除了阐释伟人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外,再就是尽可能融入更多的生活气息,让伟人尽可能“走向群众”,让观众倍感亲切和真实。《奋斗》也是如此,虽然主人公在生活中总是遇到很多磕磕绊绊,可就像是《士兵突击》中的那个脑筋不大开窍的许三多:生活就是一个问题叠着一个问题,不停地奋斗。因为有了生活的浓郁底色,其上进的奋斗历程才丝毫不让人感觉腻味与虚假。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也不可能缺少偶像,一直以来我们都力求塑造高、大、全的艺术形象作为公众的偶像。不可否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艺术手法也曾相当成功。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偶像不再仅仅热衷于革命的宏伟事业,也不仅仅是那些白脸小生和清甜可人的美女,而应该更多地走向生活、走向观众。当观众从过去的那种盲目“追星”热潮中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需要的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触摸可以借鉴可以实现的偶像,形象不一定足够高大,距离也不再遥远。从这层意义上讲,无论是《士兵突击》,还是《奋斗》和《恰同学少年》,都带给我们一个新偶像时代!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