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双鸭山粮食产量可实现135.5万吨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1-21 15:30:08

  东北网双鸭山11月21日电 今年以来,双鸭山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从近日我市粮食产量预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市粮食产量可实现135.5万吨。

  壮大绿色(无公害)产业,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双鸭山市以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产业,使绿色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457.4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认证面积达422.4万亩,牵动农户8.8万户,全市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志使用权企业已发展到35家。

  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主辅换位。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以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为切入点,力争到年末全市建标准化养殖园区达到242个、专业村123个、养殖大户733户,规模养殖占55%以上。结合农村能源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在农户中实施沼气项目,年末有望达到3000户,构建了畜禽养殖循环经济新模式。已在集贤县6个村100多个农户中推广粪肥无害化处理生产沼气项目。预计到年末,全市奶牛存栏可达1.7万头、黄牛及肉牛饲养量51.2万头、生猪饲养量223.7万头、家禽饲养量1693万只、山绵羊饲养量101万只;肉类总产量17.5万吨、鲜奶总产量4.1万吨、禽蛋总产量2.2万吨。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培植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大企业,带动了我市大豆、玉米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以粮、油、烟、糖等多种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0家,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实缴税金3051万元,带动基地农户9万户。

  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了扩大劳务输出量,在原有的36个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建了4个劳务输出基地,在黑龙江——杭州劳务推介会上,我市与杭萧钢构、安吉顶森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用工合同11份。到年末,全市可转移农村劳动力13.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5亿元。

  狠抓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市县两级政府每年都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农民秋整地、水田建棚等农业基础性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秋整地154.7万亩,占计划的77.4%,共投入作业机具2382台套。全市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000多万元,修建农村公路64条350.73公里、水泥硬化村内街路84.94公里,试点村的街路已经基本解决了泥水交加、粪便横流的脏乱问题。

作者: 方艳茹    来源: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