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地居民的引领下,媒体的记者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看到,600多名高二的学生正趴在凳子上参加考试,因为天气冷,很多学生都带着手套答卷。校方解释说,除了学校现在的条件比较简陋,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学生考试作弊。(11月15日西部网)
为了防止学生作弊,竟别有新裁的将学生们置于露天考试。在学校看来,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作弊了。笔者不能不佩服校方的聪明才智,“光天化日之下”,想作弊也不容易。在这样一个考场上,不需要什么摄像头,只要你在那里一坐,任何举动都会尽收眼底。
自科举制度以来,为防作弊之法就层出不穷。如今让学生们露天考试,也算是一法了。可如此做法真会收到实效么?常言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防止之法,就会有作弊之方。即使在露天之下,又能如何?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就事情本身而言,也多少透着一些荒唐。为防止作弊都到了草木皆兵和如临大敌的地步,还不让人感到可笑么?
我们究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和古代科举一样,培养一些死读书读死书之人,还是培养能灵活运用创造性的人才?课本上的知识,仅仅是一个台阶或基石,如何能充分运用课本知识使之为我所用才是最为重要。假如我们的考试能成功的做到这点,就算让学生们拿着课本也无法从中找到答案的话,那么,我们的考试才真正起到了考核人才的作用。
而一味的防止学生作弊,甚至于不惜牺牲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将他们置于寒冷的户外,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大学,通过学习无非就是想能成为一个人才、一个能对祖国有用的人。然而,我们的考试却似乎越来越“等级森严”了。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又为何而考试?假如考试还是像科举考试那样,其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将来有个所谓的好前程,却不是培养他们的学识和能力,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