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16日电 11月8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意大利卫匡国研究中心、热那亚加拉塔海洋博物馆、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主办的《天子国度印象:纪念中意建交37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
本展览以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对中国的认识和研究为线索,展现了东西方早期的文化交流。本次展览的展品由中意双方提供。意方提供了14至19世纪西方人绘制的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41幅地图,反映了西方对中国逐步认识的过程。本次展览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地展示西方地图史,展出的原版图集和图片,包括卫匡国的《中国新图志》,基歇尔的《中国图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和当维尔的《新编中国地图集》。这些珍贵的作品是1500年至1700年间在中国的耶稣传教士们绘制的优秀代表作品。中国国家图书馆也提供了多件相关善本珍品,其中,珍贵的利玛窦手稿《教理问答》和他与李之藻合绘的《坤舆万国全图》第4幅都是第一次展出。《坤舆万国全图》由6幅木刻地图组成,每幅图均高过一人,1602年在北京出版。作为第一位制作中文世界地图的欧洲“科学家”,他的地图影响了中外众多绘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