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专题 > 感动双鸭山人物评选 > 感动双鸭山人物简介 正文
爱无处不在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1-12 10:05:00

                                                --------------本报“帮办”与生活报“帮办”联动桑贺梅捐献眼角膜有望实现

  10月14日,本报“帮办”版以《桑贺梅渴望眼睛重生》为题,报道了宝清县朝阳乡红升村33岁农家姑娘桑贺梅,患重症肌无力卧床15年,在自知去日不多之际,求助“帮办”,希望无偿捐献眼角膜的事情。

  报道刊发后,“帮办热线”不断,人们为这位坚强乐观的农家姑娘所感佩。同时,帮办记者四处奔走,以期帮助贺梅达成心愿。

  “贺梅,你是好样的”

  “看到关于贺梅渴望捐献眼角膜的报道后,我从心眼儿里佩服她,虽然贺梅只是一个柔弱的农家姑娘,但她那种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肃然起敬-----贺梅,你是好样的!”

  “在贺梅身上,我看到了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精神,将来我也要像贺梅一样,把光明常留人间!”

  “我虽然不能做什么,但是我希望桑贺梅的心愿得以实现,她那美丽的大眼睛能够继续感受光明,感受世间的美好。”

  “桑贺梅是我市志愿者捐献角膜第一人”

  “桑贺梅是目前我市志愿无偿捐献眼角膜的第一人,我们会尽快帮助联络,希望能帮助她。”

  15日,帮办记者连线市红十字协会寻求帮助。

  16日,市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打电话说,已经与省红十字协会进行了联系,但遗憾的是,省红十字协会目前尚没有开展此项业务。

  在此期间,双鸭山日报总编辑张海燕与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院长王凯旋联系,王院长表示,眼角膜捐献和要求国家均有明确规定,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支持贺梅的无偿捐献行动。

  “桑贺梅捐献眼角膜有望实现”

  16日,帮办记者与生活报“王帮办”栏目组沟通,《生活报》记者张妍霞表示,愿意与本报“帮办”联手,共同帮助贺梅达成心愿。

  17日,生活报以《善良农家女想把“眼睛”留人间》为题,转登了本报刊发的贺梅渴望捐献眼角膜的事。

  18日,张妍霞打电话给本报“帮办”说,已于17日与黑龙江眼库主任刘平取得联系,贺梅捐献眼角膜有望实现。

  18日,本报帮办记者又连线了刘平主任。据刘平主任介绍,无偿捐献眼角膜是一项公益行动,更是爱心之举,由于又桑贺梅的家比较远,又患病在身,他们可以通过传真或信件将文件传过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医务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委托当地医院将眼角膜取下。

  据了解,199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眼库。可是至今,由于捐献者寥寥无几,我省眼库的库存率始终为零。苦于没有角膜供体,我省约有3万名眼疾患者无法实施手术。2006年,我省有幸得到角膜供体而实施角膜移植手术的只有十余人,而从1999年眼库成立至今接受手术的不足500人。

  几天来,桑贺梅的姐姐多次打来电话,询问捐献眼角膜事情的进展。当得知贺梅的心愿有望实现后,感到特别欣慰,她说,感谢《双鸭山日报》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贺梅有生以来没有什么成就,能把角膜捐献出去,给别人带去光明,这一生她就满足了。

  捐献工作的进展情况,本报“帮办”将继续予以关注。

作者: 王崇飞 刘德富 王超慧    来源: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