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责任在政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1-14 09:40:19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于11月3日零时截止。从各职位通过审查人数来看,职位之间报名情况严重冷热不均。最热的一个职位,通过审查的报名者高达3574人,但同时,仍有59个职位无人报考。且这些职位,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地区,如广西百色、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公务员报考的冷热不均现象,已经存在多年,偏僻地区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提供的职位,就一直是冷门。但是,这种冷门现象,被公务员报考的总体热门所掩盖,没有被引起广泛注意。

  注意公务员报考的冷门,可以分析大学生择业的总体倾向。如果说大学生争相报一个热门单位,多少有些“盲目”,那么,明明有职位,却没有一位大学生愿意报名,就难以简单用盲目来解释。让大学生找到为什么要去一个地方某个单位工作的明确原因,也许比较困难,但是,让他们说出不去一个地方工作的理由,却很容易———生活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如此等等。以上41个冷门职位,都在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地区,就很大程度说明问题。

  近年来,在谈及大学生就业困难时,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的领导,无不指责大学生“有业不就”,期望太高,太挑剔,所举的例子,就包括有一些公务员岗位,“明明很好”,“各方面都不错”,但却没有任何一名大学生愿意去。言外之意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学生自己的责任。

  其实,指责是不管用的。大学生“有业不就”,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当前实施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需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毕业生到某些地区某些岗位去工作。这也是扩大有效就业需求的途径。与其埋怨大学生就业期望太高,还不如关心职业本身的“内涵”,用岗位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去吸引大学生。比如,同样做教师的工作、同样做公务员的工作,没理由因为工作地点、工作岗位不同而得到的待遇不同,更不能越是大城市、越是环境好的单位、岗位,待遇越好。对政府来说,对于这些岗位,完全有能力通过制订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因为相关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

  前不久,笔者与康乃尔大学一位教师交流,他说,康乃尔大学的待遇要比其他一些大学高,而之所以学校开出高薪,是因为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生活不太方便。而哈佛大学的低薪政策,在美国高校中是比较有名的,哈佛实行低薪,是因为有底气,她可以给任职教师带来其他诸多的荣誉,有哈佛的经历,到其他学校应聘很容易获得高薪机会。市场的规律就是如此。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