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11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后,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也要免除了。毫无疑问,这是中央关心教育、关心孩子、关心国民素质提高的一大举措。
但是,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同时,能不能从2008年起,取消择校费呢?
大家知道,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收取择校费的问题。所谓择校费,就是为重点学校特开的一盏绿灯,为有钱人特铺的一条通道,为教育公平设置的一个陷阱。
只要缴纳择校费,就可以选择学校、选择班级,教育公平还何从谈起?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与其他学校、班级相比,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升学率等方面都相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交择校费或缴不起择校费的学生,在教育的起点上就落后了一大步,到了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择校费选择学校的现象更为严重,那么,那些缴不起择校费的学生,又如何去与其他学生竞争呢?教育的公平在哪里呢?
由于择校费的存在,也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重点学校通过大量收取择校费,资金实力越来越雄厚,教师待遇也越来越好,吸引力就越来越强。普通学校由于收不到择校费,资金实力十分有限,投入没保证,不仅硬件设施跟不上,软件也受待遇的影响,优秀教师外流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些学校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由于择校费带来的学校两极分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教育十分严重的问题。
我们说,中央决定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推进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接受教育、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但是,只要有择校费存在,就不可能有教育公平,穷人的孩子就不可能受到公平教育。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宁可接受学杂费,也不愿接受目前的择校费。每一学期200元的学杂费,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能够承受,即使是贫困家庭,只要给他们公平的教育、公正的教育,他们也能够克服,也愿意克服。如果仅仅免除了学杂费,而择校费继续存在,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得到的也仅仅是每年减少400元的开支。他们更想得到的公平教育,并没有因为学杂费的免除而获得。
因此,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同时,只有彻底取消择校费,这项政策的作用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