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何明卧底餐馆一年多,运用直接观察的方法调查服务业女性农民工的生活真相,最后写出了《服务业女农民工个察研究》的博士论文,此事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并引发了一番热议。
博士研究生写作毕业论文,这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按说不会成为新闻。就算何明博士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众不同,那也谈不上有多么新奇。因为注重实际调查、注重实证研究的社会学,历来就有“田野调查”、直接参与和观察现实生活的传统。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为写作《古代社会》,就曾深入到印第安人中间观察体验。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研究瑶山经济而深入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并且付出了夫人生命的昂贵代价。何明所采取的卧底观察的方法研究女农民工,这种直接参与、直接观察的方法,正是继承了老一辈社会学家和许多学者学问家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有句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险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求真的,都是探究未知领域的事业。科学没有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虚伪浮夸和投机取巧。何明为什么要自讨苦吃,深入酒楼卧底搞调查,而不是满足于躲进书斋里或者打开电脑上网查阅资料,如果这样做,她的博士论文写得或许要轻松得多。她不去走许多人习惯的捷径,为的就是使自己的论文更能体现“原生态”的真实价值。
遗憾的是,在价值多元的当下,何明的价值取向并非谁都予以认同,何明那种深入社会底层、踏踏实实搞研究、做学问的风气也已经久违了。当下,学术界盛行一种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浮夸之风、虚伪之风。研究生写论文东摘西抄、拼凑嫁接,有的知名学者也是闭门造车,甚至剽窃侵占他人的学术成果。也有一些所谓注重实证调查、注重量化分析的研究,号称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实际上也只是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有的把“随机”调查变成了“随意”调查,有的把量化分析变成了数字游戏。凡此种种,花样翻新、形式各异,本质都是共同的,那就是造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欺世盗名之心,全不把学术道德的底线放在眼里。
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问题广遭诟病,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一些学术丑闻经由媒体曝光在公众面前,一些揭露抨击的文字见诸报章,也有的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大声疾呼,大力倡导学术规范。然而,积重难返的学术风气若要真正改观仍须假以时日,尤须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崇尚功利的“考核”评价体制。在这种学术背景下,何明博士能够坚守做学问的道德底线,以卧底打工的方式深入社会底层,获取真实的实证材料,在一年多时间里,与酒楼的女农民工打成一片,每天高强度地工作10小时以上,其务实精神和学术人格弥足珍贵。
何明博士的行为,体现了一位学者、一名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实际上也是对当下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现象的抵制和无声的抗议。她的行为本身就有示范意义,这正是她卧底写作博士论文受到关注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