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7日电 “先把这张白纸裹得长一点,然后不规则地涂上你喜欢的颜料……”3日下午,成都市文殊坊的一个角落内,一群孩子正忙碌着。一张张裹成长条的白纸,通过胶水、油漆的点缀,变成了《哈利·波特》电影中的魔法棒……原来,这是一个名叫“魔法先驱”的cosplay团体在搞周末活动,不少家长也被吸引进来。
10月28日,《哈利·波特》系列第七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文版发售,掀起的“魔法热”一直持续到现在。
“魔法”张大创意空间“魔法先驱”负责人阿星戴着《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帽子、围巾,手持魔法棒,身披斗篷,成了不少小朋友眼中的明星。据介绍,自从《哈利·波特》小说终极篇上市后,他们这个擅长扮演哈利·波特和魔法学校校长进行魔术表演的团体,基本上每周都会接3个商演。他们还与成都西门车站附近一家动漫吧联合开展《假如我有一根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征文活动。阿星告诉记者,“哈七”让一直波动的哈迷热情终于形成规模和系统,有了相应的团体开展系列活动,最终目的是激发“哈迷”的想像力,激活创新意识。
商家大赚“魔法利润”
4日,记者在“星空漫网”动漫吧内看到,电影《哈利·波特》中出现的衣物都被挂在了店内。老板告诉记者,中小学生是魔法师衣服的主要顾客群,而帽子、围巾则有不少大学生喜欢。据了解,一套正版的哈利波特霍格沃兹学院围巾,从50元到480元不等,“88元一条印有HarryPotter印花的围巾和299元一套的帽子最好卖!”老板估计,随着天气转冷,销量还会看涨。魔法棒是很多孩子做梦都想要的玩具,也非常好卖。
随后,记者在电脑城打听哈利·波特的游戏卡,结果大部分产品缺货,连上几部的游戏都卖完了,游戏《哈利波特之魁地奇》、《哈里波特与火焰杯》等火爆没停过。
“星空漫网”的老板告诉记者,《哈利·波特》衍生产品热一点“不稀奇”,丰富的想像力和强大的开发能力,恰恰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