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国产“小片”,太多太尴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1-01 08:44:04

  “小片”有众多共同之处——导演都很年轻,影片呈现风格多样化,但又不够类型化,制作费基本不超过300万,影院收入都不乐观。它们占据国产影片年产量的绝大部分,但它们在市场上生存的空间狭小又艰难,令人遗憾的是,这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最近,电影院里出现了不少小制作电影:《公园》、《箱子》、 《天下第二》、《红色康拜因》……这份名单还会拉得很长,它们被媒体称作国产“小片”。内地上映的电影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海外分账大片(《美食总动员》)、海外批片(《光荣岁月》)、中等以上制作规模的港产合拍片(《兄弟》)和各类小制作影片。正是第四类“小片”占据国产影片年产量的绝大部分,但它们在市场上生存的空间狭小又艰难,令人遗憾的是,这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小片”有众多共同之处——导演都很年轻,影片呈现风格多样化,但又不够类型化,制作费基本不超过300万,影院收入都不乐观。而这些大批涌现的“小片”所反映的正是高速发展的国内电影市场现状——乱世和战国。这里的“乱”并不是纷乱,而是资本开始进入电影业带来的众多机遇是过去二十年从未有过的,所以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电影“新人”导演,仿佛一下子都冒出了头。而且,随着大量资本进入电影业,以多厅影院为龙头的渠道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当国内市场这个超级大卖场不断搭好一排排货架后,对本土产品(内容)的需求自然急不可耐。

  但即使机遇众多,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电影仍然是力求“回报第一”的商品,所以大举进入内地的香港电影人至少未来几年仍是资方争夺的对象,而刚刚起步的大批内地电影新人仍需要在泥泞中匍匐前进。这样就不难理解三五百万的“小片”为何最近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方面,未来几年内,货架的搭建速度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因为国内3000多张银幕的基数太小(就中国未来的成熟市场规模,即使增加到2万张,也不嫌多),导致国内市场尚未呈现多样化。观众去影院看电影,有看大片、享受娱乐的选择,也有看一些不同风格“小片”的欲望,但显然目前大部分影院很难充分满足来影院看“小片”的观众。把收益放在首位的影院经理都是很现实的,一场票房不好,马上换成上座率更高的大片,要知道当年《疯狂的石头》也是因为上座率居高不下,影院经理识时务地把它从小厅请到大一点的厅。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小片常常坚守每天早晨、深夜各一场这样的排片阵容,为什么现在网上会出现“占座去看自助电影”这样的影迷自发看“小片”的行为。

  另一方面,这些“小片”在市场上卖不动的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影片本身质量不够好和市场定位的模糊。市场需要类型片,但符合一个市场口味的类型片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很难一蹴而就,特别是早就习惯了“裹脚走路”的内地影人,估计现在即使马上扔掉裹脚布,不少人也都想不起本应大步流星走路的感觉了。现在这些“小片”要么是更注重自我表达,走内心和文艺的路子,要么就是尚不成熟、摸着石头过河的“仿类型娱乐电影习作”。说白了,影片质量不过关,又没大规模宣传“忽悠”观众,市场要有出路真的只能期待像《疯狂的石头》那样“死耗子撞瞎猫”的偶然案例了。但最近又有几部“小片”质量能跟宁浩前作比肩呢?

作者:    来源: 光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