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动态 正文
学分好拿"开口"难 大学生对"新英语课程"叫苦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10-24 09:11:25

  东北网双鸭山10月24日电    教育部近期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特别强调了英语听说等应用能力,并明确提出:应尽量保证英语课程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即16学分左右)。

  记者采访了广州的一些大学生后发现,不少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已经达到本科总学分的10%(或16学分),“量”的增加不是问题。但听说标准的提高却让学生们叫苦不迭。有学生表示,原来的要求已经很高、难以达到,现在“压力更大了”。

  三层次标准都有提高

  《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记者对比了2004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发现,《教学要求》各层次的标准都有所提高。

  如2004年版本“一般要求”中,学生应该“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新《教学要求》提高到每分钟130~150字。“推荐词汇量”标准也从4500个单词增加到4795个。在“较高要求”层次中,2004年的推荐词汇量为5500个单词,新《教学要求》中这一项标准大幅增加,达到6395个单词。

  同时,《教学要求》中还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应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学分好拿“开口”难

  对10%的学分要求,广州各高校的同学反应都很平静。广州大学的黄剑峰表示,这一规定对于自己来说影响不大。“没有规定前,我也要选修16个学分的英语。再说,不管规定要修多少个学分,英语总是一样要学,多几分少几分没有太大关系。”

  而听说能力弱,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能运用自如,则是大学生心头共同的“痛”。黄剑峰就深有感触:“我跟英国人对话时,能听懂他在讲什么,自己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很难与对方交流”。

  中山大学大三学生于强的看法也颇能代表一部分大学生:“我对英语其实没什么兴趣,但学校要求必须学,就得学过关。要是学英语越来越难,我可能干脆不学了。”于强认为,每个人对英语的兴趣度和学习基础都不一样,教学要求一提高,课业负担会更重。尤其是英语成绩比较一般的同学,也许连旧的要求都没达到,现在岂不是被甩得更远?

  中山大学的沈小雨英语成绩较好,但她也有些担心达不到新要求。“从上学以来,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习惯应试教育的,擅长做题和考试。如果突然转变过来,考试不考以前强调的那些、转而着重听说能力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会特别不适应。这个压力就非常大了。”

  同时,记者了解到,用电脑、软件、光盘等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学英语在当今大学生中已经非常普遍。而最常见的学习手段则是通过电脑查询单词、用英语光盘学习课文。

  省教育厅:强调听说是英语教学改革大趋势

  广东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要求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水平、老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综合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该负责人表示,强调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之前的“四六级”改革和现在《教学要求》的提出是一脉相承,“业内人士都觉得很自然,一点都不奇怪”。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英语课程要占本科总学分的10%”对现在的高校来说并非难事。“一方面得益于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的设备师资等条件比较充分”。

  部分高校:按学生水平实行“分级教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建达认为,提高对听说能力的要求是必然的,因为“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根本没法与人交往。但他也指出,每年入学的新生中,总有人不适应大量的英语课程。“毕竟每个同学的英语水平有差别。”广外采取的办法是“分级教学”,即在学生入校以后进行分级测试,根据各人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我们也在摸索,学生上专业课是一个班,上英语课又是另一个班,有时候还是不太好安排。”而网络教学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时间上也比较灵活。“有一门网络视听英语的选修课现在非常受欢迎呢!”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