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虫贴文 正文
小巷问酒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9-30 08:58:01

  记得二叔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正好是中秋节那天。

  故乡,是水乡、桥乡、名士之乡,更是名闻遐迩的酒乡。二叔就是从小酒乡熏陶出来的酒徒之一,怪不得他刚到故乡,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到小巷里去寻访当年他常去的那家酒店。

  二叔清楚地记得,这家酒店最出名的是元红酒,菜是五香豆腐干、笋煮豆、酱鸭……酒香、菜鲜,酒家热情周到,店堂温馨亲和,一直使他念念不忘。

  一轮明月已经升起来了,二叔在小巷里来回寻找,却找不到那家心仪已久的小酒店。

  小巷里有个老人站在家门口注视着二叔来回走动,忍不住问道:“老先生,你找什么呀?”

  “我记得从前这里有家小酒店……”没等二叔说完,老人说:“早就没了。你是不是想喝酒?不嫌怠慢,请进我家来,酒、菜都是现成的。”

  二叔正要推辞,老人深情地说:“听口音,你我是同乡,请吧——”老人的老伴笑脸相迎,一桌酒菜早已安排定当:一瓶元红酒、一碟笋煮豆、一碗炒青菜,还有一盆酱鸭。这酒、这菜,顿时使二叔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梦魂萦绕的那家小酒店。

  老人姓何,老俩口都是退休教师,子女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国外深造,两老心宽体健,生活和美,精神矍铄。

  酒斟三巡,何老兴致更浓:“我们现在生活不愁吃,不缺穿。平时看看书报,听听京剧,散散步,再就是希望结交些新朋友。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变样,我们这里也在变哪,你如果环湖绕城一周,古城面貌大有改观。比方说把古城历代名人王羲之、李白、陆游、秋瑾、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的手迹镌刻在大理石上,错落有致地竖立在一大片绿地中,成为‘千石诗林’,值得去看看。”

  临别时,二叔留下酒菜钱,可何老坚决不收:“你这就见外了,酒逢知己即使不是乡亲,我也不会收钱的,真欢迎你有机会再来……”

  快两年了,已经望九之年的二叔常常为欠何老夫妇的人情债而感到不安。

  有一天,记得也是中秋节,二叔对我说:“看来我再到故乡去的机会不多了,托你有便买几张京剧名家的碟片,再买几本好看的文史类书,送给何老他们……”

  就在那天夜里,二叔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水乡、桥乡、酒乡……固然好,但是,我想,有像何老夫妇和二叔这样眷恋故乡、以酒会友、情真意切的普通老人,不是也能给这座名城增添几分人文风采吗?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