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在友谊县、友谊农场以及我市境内其他农场四处奔波搞订报,忙得不亦乐乎。熟悉他的人常说,杨军这个站长当得实在是太累了。
2001年发行期间,因劳累,杨军肾和胃双病突发,却依然骑着摩托车,风雪严寒中带病跑发行。
责任如山,是一种态度,不是刻意而为,而是自然行为。
责任如山,没有意念的沉重,有的是行动的力量!
坚韧如藤
16年前,1991年,友谊县建设乡邮电局小小的营业室内。
每日清晨,一个瘦瘦的青年人都会出现在这里,虔诚地捧着每一张他可以看得到的报纸认真地翻阅,每一张每一条都要“过目”。
此前,他已经投出97篇稿件,分别投往多家报纸、杂志和广播,却一直石沉大海,未见音信。
终于,1991年9月12日,一篇不足百字的短讯在当时的农垦报四版刊出。这是杨军写出的第98篇稿件,也是杨军发表的“处女作”。
至今,这篇小稿还工整地贴在他的剪报本上。疲乏劳累时候,他总会翻出来重读一回,以此来激励自己。
那一年,杨军23岁,是友谊农场二分场三队一名普通农工。
1991年初,在队党支部书记的鼓励下,他“立志”:做队里的业余报道员。
伏案埋首,他写下三篇“稿件”,自以为是“系列报道”。
第二天早晨,小心翼翼地手捧“处女作”来到分场广播站恭恭敬敬地送到编辑桌上。
“这哪是什么新闻稿件?”看了杨军的稿件,编辑杜智勇顺势扔在了一边。
杜智勇的话霜降般冰封了杨军一颗满怀希望的心,他沮丧着停下了手中笔。事隔几日,再次碰面。杜智勇主动道歉:那天是我不对。送你一本书,是关于新闻写作的,对你会有帮助。杨军二话不说拿起了书,回家径直地来到炉前,想也没想就塞进了火焰中。
“那时年轻,不懂事,没想他的好意,太自以为是。”
“不看你的书,我也能写。我就不信自己不行。”杨军心里较劲,重握手中笔。
终于,杨军的一篇稿子播出来了,他很是高兴,但在听到自己名字的同时他也听出了差距。
于是,杨军天天到广播站,擦桌扫地倒垃圾,围前围后跟人转,只为看人家怎么写新闻稿子。
“那时,我走哪儿他跟哪儿,我写他就看,然后琢磨着写,每天写到后半夜。”
杜智勇回忆着当时的杨军。
夏天蚊子多,晚上写作,杨军关了门窗。为驱除蚊蝇,防止困倦,他一边吸烟一边写作,不知不觉过了后半夜。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半夜竟然休克!又气又急的父亲把他背到了医院。
看着如此刻苦日益进步的杨军,杜智勇越来越喜欢:多数人是把新闻当跳板,没见他这么能吃苦,这么执著的人。
杜智勇欣赏他,对他关怀有加,收割黄豆“并铺子”期间,甚至不让杨军去做:我给你干活去,你就在家写稿子吧。
1992年,杜智勇工作变动,广播站编辑这个位置很多人都想来做,送礼托人的不少,而杜智勇坚持非杨军莫属。
鼓励,欣赏,爱护……这些,坚定了杨军对新闻写作的无比信心。
要说,真正带杨军走进新闻大门的老师,还是当时友谊农场宣传部主管新闻的副部长李云翔。
冬日大雪,雪及膝部。晚10时,家中休息的李云翔听到重重的敲门声,拉开一看,一浑身雪白的人立在门前。
李云翔诧异着睁大双眼看,是杨军!
“李老师,今天采访一篇稿子,觉得题材不错,写完睡不着,就想让你看看,打扰你了吧?”
“你是从分场走8里路来场部的?”李云翔质疑着。
“雪太大,骑不了车。”杨军老实地答。
李云翔被感动了。
从此,田间地头,你会见到一老一小奔波不停。农院炕头,你还见了一老一小彻夜不眠,只为笔下的文字更加生动。
初始,杨军写李云翔改,杨军重新抄写;之后,一个题材,杨军写李云翔也写,然后对比看;再后来,就是杨军写来李云翔点头了……就这样,这一老一小,亦师亦友,成为莫逆至交。
杨军真正地走上了他钟情的新闻之路,从一个外行成为内行,直至现在被人尊称为老师。
和杨军同期做广播站编辑的赵德清始终认为:杨军是我们几代农场广播编辑中最有恒心、最有毅力、最有韧劲的佼佼者。
具藤之韧,如杨军者,定有所成!
勤奋如金
是勤奋成就了杨军。杨军至今仍视为老师的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张东英如是说。
16年前,张东英第一次见到杨军。
羸弱的肩上斜挎一个发白的小黄包,蜡黄的脸上眼窝暗黑,一副大大的眼镜遮住了面孔的三分之一还多,看上去风尘仆仆。杨军已经离家一个多星期,揣着积攒下来的稿费先后去了哈尔滨、佳木斯等多家媒体,拜访指导帮助过他的那些没有见过面的老师并讨教新闻知识。
最后一站是张东英处。
“老师,今天我又带来一些稿件,您再帮我看看吧。”
看到这个敏而好学的年轻人,看着杨军眼里求知求教的迫切之情,张东英欢喜之余有一点心疼:走,晚上到我家去。
这个晚上,就写作手法、写作题材、写作语言等,他们交流到深夜。张东英找了很多新闻书装在杨军的书包里。回去之后的杨军,几乎每两天就会寄来稿件请张老师帮忙修改。张东英提出建议,适时鼓励,写封信邮寄回去。按照指点,杨军修改之后,再寄回来。在此同时,杨军开始大量阅读新闻专业书刊,研习模仿报纸上的消息通讯写作。
就这样,杨军在新闻之路上,脚步没一刻滞留。
当年在垦区新闻界,红兴隆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张英维是非常有名气的。1994年,他来到友谊农场讲新闻课,如此说道:以后不要学我了,要学就学杨军。
原黑龙江经济报驻双鸭山记者站站长现北方经贸杂志社主编高治平感慨着:杨军会抓住一切机会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可以说,他现在的文字能力在同等年龄同等阅历的记者中是出类拔萃的。他从通讯员起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不是时间的磨砺,而是勤奋的必然。
黑龙江日报驻双鸭山记者站站长张益龙讲:这杨军,就是一台写稿机器,日日有大作,篇篇皆精品!
有人说:乡村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撼人心魄的人物,很难有新闻采访的好题材。其实不然。在杨军的眼中笔下事事皆出好新闻。
《一“粒”良种600万》等百余篇稿件在《农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新闻媒体一、二版重要位置上发表并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北大荒不是千年处女地》等被新华社发通稿后,又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单位相继转发。
“采访中,杨军总能找到好线索,挖掘出好素材,提炼出好内容,选择出好角度,整合出好新闻来。”报社编委、采访中心主任李爱国了解杨军比较透彻。
杨军求索创新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每天都在思考状态之中,头脑中时刻充溢着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
他大胆地采用软新闻、散文式新闻和短句式等写作手法写出《牛庄、牛劲、牛气》等一些作品,为新闻写作改革带了好头。
或许有人不能肯定,或许有人会有些许质疑。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杨军,仅仅是属于他的,他的风格,每一篇文字都有自己的味道。
2000年初,有关我市农垦企业市场创新五篇系列报道,篇篇点睛到位,得到当时市领导的很好评价。首篇《三大战略带来绿色效应》,《黑龙江经济报》头版头题发表,《黑龙江日报》也给予了相关报道。时任省长宋法棠看了这组报道后来到二九一农场视察,对其带头发展绿色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