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间,伏案埋首激情如虹甘寂寞。
十六年间,奔波探索坚韧如藤无怨悔。
十六年间,新闻稿件几千篇,获奖作品百余篇。获得我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并成为我市唯一获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人。
他说是新闻给了他高度的认知和理性,是新闻磨砺了他的脊骨和自信,让他觉得人生很有意义,活得很有价值。
他的文章经得住读,他的为人耐得住品。
有人说,做新闻很苦很累很单调,他的话语铿锵有力:等闲人,不爬格子,爬格子,岂能只等闲。
2007年5月9日,友谊县,杨军家中。
当我们一行五人走进杨军家门时,自哈尔滨刚刚做完大手术回来的他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
左手背上横亘着一条白色胶带,半瓶液体挂在不足三平方米书房的书架顶部,右手在键盘上轻轻敲击,清越而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在安静的空间里回荡。
“我跟踪多年报道过的典型人物周作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北京回来了。赶紧写消息,让了解他的人都分享分享。”
术后的他语速没变,只是时常咳嗽,几句话间就听得几声咳音。
“手术效果不错,没事,还能写稿呢!再过几天就能和以前一样去采访。”
一个小时的探望中,他一直带着我们都喜爱的微笑。
这就是杨军!一个执著新闻、痴迷新闻的人!
杨军早年对新闻已经偏爱,虽经三年躬耕,三载从商,但痴心未改,终在机遇中如愿以偿。
先广播、后电视、再报纸。小到“豆腐块”,大到上万字。近到自家报,远到新华社。十多年新闻龄,发稿几千篇。
20多本剪报,近200本荣誉证书,对别人来说,实乃“废纸”一堆,却被他视为最宝贵的财富。
他曾与妻子说:“如果家中失火,孩子和老人你领出去,剪报和证书我抱出去!”
有人说杨军你何苦这样的累自己。
他却偏爱一副对联。
上联:白天骑辆破车,东也去西也去,匆匆忙忙为采访。
下联:夜里叼支香烟,睁一眼闭一眼,昏昏沉沉做文章。
横批是:累死为乐。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千余篇,110多篇新闻作品获市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2篇。多次被评为报社的发稿之最、对上报道之最、优秀稿之最、获奖作品之最。
先后荣获市哈洽会报道突出贡献个人、市记功嘉奖、市模范工作者、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双鸭山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第五届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67项荣誉。
“杨军是我们报社记者的优秀代表,他身上有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是全社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双鸭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亚林如是说。
责任如山
1998年8月下旬,我国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刚来报社、熟悉农垦情况的杨军主动请缨,和时任新闻部主任高大山作为报社特派记者,前往我市抗洪最前沿,位于松花江下游的二九一农场进行采访。
8月26日8点,他们搭乘去前沿指挥部开会的专车。
车内人满,杨军就蹲在“三菱”越野吉普车座位后。
一路颠簸,14点多到达前线指挥部的杨军头部隐隐作痛,一摸,头顶竟嗑碰出两个大包。
了解一些情况后,杨军要求上大堤。
“太危险,在下面了解点情况算了。”前方指挥不允。
“不行,不到第一线,就不会掌握第一手素材。”
他们冒险驱车直奔江沿。
浊浪排空,铺天盖地,急流倾泻,震天撼地。筑堤、打桩、扛沙袋、堵管涌……抗洪战士迎浪而上,无一丝惧色,没一人退缩。
杨军的心深深震撼。
20时,赶到江川农场境内的防洪堤段采访。22时,与守护江堤的勇士们一起坐在大堤上,吃了那一天唯一的一顿饭,并在江堤渡过了有惊无险的难忘一夜。
怕误发稿,第二日凌晨,疲惫不堪的他们急忙上路,辗转几番终回报社。
前线归来,激情难抑,近十篇稿件一气呵成。
通讯《誓死保卫家园》、特写《抗洪图》以及反映抗洪勇士迎战洪水的新闻组片等发表。抗洪抢险的壮观画面真实再现。
“杨军干起工作来真是个拼命三郎!”同去采访的高大山这样评价他的同事。
1998年,友谊县一名叫贯柱的14岁男孩,既忍受失去母爱和病痛的双重打击,又面对无钱治病,生命危在旦夕的现实。
当看到贯柱以一种超乎自己年龄承受能力的平静心态和顽强意志,刻苦学习,与死亡抗争之时,杨军连夜写出8000字的通讯报道《贯柱很顽强》并策划献爱心活动,与县电视台、市交通台和省报、经济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声援小贯柱。
几次采访,他带头捐款,并与贯柱结成帮扶对子。而且社会各界累计捐款6万元,贯柱的病得到及时治愈。
之后,《贯柱手术成功了》等6篇连续跟踪报道,篇篇产生大反响,环环牵动读者心。
一曲奉献之歌常在百姓心头唱。
人们感动着,为着他的作品,为着他的作品中的好心人。
当病愈重返校门的贯柱和奶奶手捧锦旗于2000年第一个记者节前夕专程送到报社时,接过那面锦旗的杨军说道: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记者的信任与肯定。
提起当年事,参与报道的黑龙江日报社首席记者吴岳福深有感触:为了贯柱,杨军几次挂电话邀我去采访,并要承担来回路费。采访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杨军是一名真正有责任感有爱心的记者。
做了记者,就应该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社会责任感!
许多年来,采访过程中,杨军随时会掏尽腰包里不多的钱。他看不得别人的苦别人的不易。
2003年,对于经历了这一年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4月初,友谊县一名患者被省、市专家确认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这是黑龙江省当时发现并认定的第一个“非典”疑似病例。
那段日子里,每个人惟恐避之不急,而身为驻县记者的杨军却要上前线!
当时,杨军自身患有眼疾和严重过敏性鼻炎,医生说属于易感染人群。亲人朋友坚决不允:“这太危险,不能去!”
杨军没考虑自身安危,他思索的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将给友谊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作为党报新闻记者,将在这场特殊的抗非典战役中怎样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责无旁贷!
深入一线、真实记录!
一支笔,一个本,一双眼,随时随地跟踪采访。
卫生局、县医院要去。一线指挥、工作人员要接触。实地采访,电话采访、间接采访……
有多少危险潜伏在身边,他全然不顾。有些人见到他,离他远远,他不怨怪。他掌握
了事件发展动态,掌握了最可靠、最可信的第一手新闻素材。
5月6日,《双鸭山日报》抗击非典专刊通篇发表《难忘的22个日日夜夜》以及陆续发表的系列报道《小医院创出大奇迹》、《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等稿件及时准确,全方位报道友谊地区社会各界面对非典不惊慌、正视非典不胆怯、防治非典不盲目、抗击非典不退缩的事迹和经验,为双鸭山地区消除恐慌、稳定人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时适时、深度详尽、准确报道友谊县科学防治、成功救治我省首例非典疑似病例,杨军是第一人。杨军也因此成为双鸭山新闻界唯一一名受省委表彰的抗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怕没怕过?”
“怕!”他肯定地答。“但必须抛去恐慌和畏惧,必须全过程跟踪,正面准确报道,这是责任。”
就是这样,杨军始终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笔来记录这座小城在发展繁荣的进程中遭遇的每一个事件。
杨军讲:工作对于我说是责任和义务,也是热爱和荣誉。
报纸发行工作一直是报社很难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友谊地区县场并存的特殊体制。
跑分场、下队里,杨军通过“发稿外交”,使友谊农场报纸发行从零起步,最多一年订阅双鸭山日报近400份。
报社副社长战长林讲:为扩大发行,每年都要拽上杨军跑农垦,因为他和各农场搞新闻的人“铁”,有他去心里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