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黑子的眼睛
拉奥痛苦地望着拉沙,好久好久,才缓慢地走出狼群。
拉奥低吼着向群狼发出了执行的命令。群狼犹豫了一下,终于迎着拉沙那撕肝裂胆的哀号冲了过去……
拉沙被同伴们撕咬着、悲嚎着……
拉奥静静地看着,看着唯一的儿子渐渐地变成了一堆白骨。
拉奥用公正捍卫了权力的神圣,用无私让群狼们感受到了它--一个首领的威严。
(选自《小小说选刊》,25年第22期)
当亲情遭遇正义赏析/伍慧明文章构思技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拉奥这一形象"逼进绝境",在进退取舍的两难选择中,拉奥用它的精神特质征服了每一位读者。选取了两个片断来塑造拉奥的高大形象。第一个片断中,拉奥安排女儿丽沙看守营地。第二个片断中,刚经历了丧女之痛的拉奥本可以安排他人看守营地,但她又安排了儿子拉沙。
放眼观之,我国因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处理问题难以排除主观因素,总讲"人情味"。"靠亲戚开后门","任人唯亲",这些情况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而能够像拉奥一样刚正廉明、绝不徇私的是少之又少了。历览古圣先贤,卫国大夫石碏忍着对儿子的疼爱大义灭亲,只因心中的正义;王安石顶着恩师欧阳修的反对大力变法,只因前方的理想;孔明挥着痛惜的泪水狠斩马谡,只因身上的公正。他们眼中的天平都舍弃了"感情",选择了更为重要的品质,从而在青史上留下芳名。他们的精神如同高山流水般,从远古流到今天,还将流向未来,给人们灌入精神之泉。
拉奥发出执行命令的低吼声犹在耳边回荡,告诫着我们要用理性看待感情,而不是"情之所倾,心之所向"。黑子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会隐瞒,更不会说谎。愤怒飞溅火花,哀伤挥洒泪雨。黑子,那两颗黑钻石般的眼睛在说话。
黑子的眼睛
原文/藏根林男孩10岁的时候,家里的母狗生了一只全黑的小狗。男孩家境贫寒,父母从没给他买过玩具。家里养了小鸭,黄黄的毛茸茸的很可爱,可是妈妈要男孩每天放学后去挖蚯蚓喂它们;家里养了小鸡,妈妈要男孩去摸田螺喂它们;家里养了小猪,男孩又要去拔猪草和割草垫猪圈。只有这只小狗没给男孩带来负担,还从会走路起就喜欢跟着男孩玩,所以他们很快就成了最好的朋友。他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黑子"。
黑子非常聪明,很快学会了男孩的很多口令动作,跑、追、坐下、卧倒、找东西,男孩的口令它总是做得很认真,小朋友们都羡慕男孩,喜欢欺负他的坏孩子都对他好多了,黑子让男孩觉得很快乐。他们形影不离,男孩干什么黑子都跟着,男孩上学时黑子就在教室外等他。
有一次,一个爱打猎的村干部看到黑子非常喜欢,说这狗长大了是好猎狗,嘴角深脚爪长,最难得的是睡觉不是躺倒睡,是坐着睡,有事后脚一蹬就蹿出去了,天生不是懒狗。男孩叫爸爸妈妈不要把黑子送人,可爸妈怕村干部,还是赔着笑脸让那村干部抱走黑子。男孩很伤心地哭啊哭,饭都吃不下。
不料到第三天,那村干部黑着脸把黑子抱回来了,说没见过这样的狗,给它什么都不吃,就是要回来,看着快饿死了,还是还给你们吧。黑子一下跳进男孩怀里,舔男孩的鼻子、耳朵还有眼泪。男孩说,黑子,黑子我再不会让你走了。
男孩11岁时,上学得走20里山路去公社所在地,只能住校。这时的黑子已经长得很大了,村子里没一条狗打得过它,有它在身边也没哪个小孩敢欺负男孩。男孩说:"黑子,你在家乖乖的,我星期六就回来和你玩。"男孩读书去了,黑子便坐立不安到处乱逛,把家里的老鼠抓光,就去外面追麻雀,还时不时去男孩以前的教室外转悠。开始个把月没什么,后来黑子心情就有些烦躁,无聊时便去找其他狗打架,每次都是它赢,但那些狗的主人来男孩家投诉时,男孩妈妈总是边向人道歉边打黑子一顿。妈妈说把狗卖掉算了,太惹事了,男孩苦苦哀求妈妈别卖黑子。
男孩的妹妹病了,病情很重,但家里没钱给她治病,爸妈整天发愁没办法。这时黑子干了件错事,把村里副支书家的鸡抓住把毛拔得光光的,当副支书的老婆把那只光溜溜的活鸡摔在男孩妈妈身上时,男孩妈妈就下决心把黑子卖了。公社里的几个干部想买了黑子吃狗肉。黑子好像知道自己闯祸了,一见那几个陌生人来抓它,就逃得无影无踪,整天不回来,搞得那些人来了两次都没抓走。妈妈就说周末来吧,儿子回来才抓得了这狗。
男孩周末回家了,黑子便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在男孩身边又转又跳地直摇尾巴。妈妈说要把黑子卖了给妹妹治病,叫男孩帮他们一起把狗抓住。男孩说不卖就是不卖。妈妈说你妹妹再不治就不行了,家里实在没钱。
男孩看看床上瘦得干柴一样的妹妹,低头使劲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那些人来了,黑子躲到了男孩身后不跑,男孩便紧抱着黑子哭得泪流满面,说,黑子对不起黑子对不起,我妹妹快死了,要救妹妹没办法。黑子的眼睛直直地看着男孩,好像明白了什么。它没挣扎,由着那些人套个绳子在它脖子上牵走,走时一直扭过头看着男孩直到转弯看不见,男孩看见黑子的中流出了两行泪。黑子的眼睛便像两颗黑色的钻石,深深地镶嵌在男孩一生的记忆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男孩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养过狗。
那个男孩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