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中学校长为感化学生,重新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曾经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令人震惊的是,在全校的早操上,面对千余师生,他双手合拢重重跪下,大声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9月24日《海南经济报》)
一个人下跪,需要足够的勇气;否则,没有谁愿意当众跪下。作为一校之长,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跪了下去!这一跪,让人震惊,也让人感动!震惊的是,老师向学生下跪。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来都是学生向老师下跪,哪有老师向学生下跪之理?感动的是,校长之所以向学生下跪,目的是为了劝诫学生们好好学习。一位师者,为了学生的学习,能做到如此地步,还怎能不让人感动?
然而,笔者对此又有着深深的忧虑。下跪,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式?它真的能起到正确教育学生的目的么?如果对学生的不好好学习,动辄就要下跪,岂不是很可笑?下跪的方式,近乎于哀求。哀求学生好好学习,能教育好学生么?这种哀求式教育法一旦形成,只会使教育误入一种歧途和怪圈。它将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有违人性和道德伦理。
对学生的顽皮,应该是科学和人性化的疏导,而不是一味的将其抹杀。抹去其天性,恰恰是对人性的扼杀。在我国,似乎培养学生就是培养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要么就是严加管束,要么就是不管不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其实只要找准方法因材施教,同样会是一名好学生。甚至,还要比那些“听话”的学生优秀的多。
学生不好好学习,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的找原因,然后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方能从根本上教育好和管理好学生。却不是动辄下跪,以此来哀求学生顺应自己的教育模式。对校长的下跪,任何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下跪式的感化,会起到暂时性的麻醉作用,使得学生们表面上安静了下来,可下跪并不能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还是要走进学生们当中去。多了解他们的世界,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声音,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