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上中国政府姿态积极,然而我们的一些公务员却成为控烟组织重点关注的对象———据9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由于“抽的不买,买的不抽,烟场官场难分家”,多种品牌的“极品烟”成为官场新宠、“万能礼品”,甚至被定义为“××级的享受”。有人担心这种现象会成为中国控烟的绊脚石。
笔者看来,在控烟效果之外,那些动辄一条上千元的“极品烟”所折射出的权力崇拜现象,更值得关注。
现实中,以“大熊猫”、“软中华”等昂贵品牌香烟作为日常消费的官员不在少数。小小的香烟消费尚且如此,香烟之外的消费又将如何?要知道,即便在经济发达地区,官员月薪大多不过数千元。有谁会自掏腰包追求这种“极品享受”?
记得一家电视台在一档《“一把手”廉政访谈》节目,有关“抽什么牌子的香烟,一天抽多少”的问题曾让某些单位“一把手”下不来台。但更多的时候,一些官员对消费与己收入水平明显不相称的“极品香烟”毫不避讳,“极品香烟”的消费风愈演愈烈。
时下某些烟草厂家竞相开发“极品烟”,价格越来越离谱,不过是对这种官场恶劣风气的迎合而已。
有必要追问的是,在“极品烟”成为一些官员消费时尚的背后,有多少公款消费和权力寻租?我担心,“极品烟”不仅是控烟的绊脚石,更是打造清廉政府的绊脚石。
“极品烟”消费中的奢靡之风是一种恶劣的示范,它会对百姓心理形成冲击。不能让“极品烟”在官场中风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