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月饼吃出三种"味"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9-19 09:36:50
   中秋节临近,一种不能吃的“黄金月饼”一经上市,立即引起社会热议。一些专家说,“黄金月饼”只是中秋月饼“嬗变”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折射了“送礼经济”的发展,让不少收礼者嚼出“腐朽味”。相对而言,普通百姓则只能享受月饼的“原味”。此外,还应该大力倡导中秋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中国人重新吃出月饼的“文化味”。

    近日,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今年中秋节的噱头之一“黄金月饼”已开始在北京的各大商场和金店上市。

资料图片

    月饼让不少收礼者嚼出“腐朽味”

    日前,记者在走访石家庄市一些商场时发现,“瘦身令”让月饼豪华包装难见踪影,然而在北国商城北国金店却看到了一种价格昂贵的特殊“黄金月饼”,这种以黄金材质制作的月饼,其实是一种高档中秋礼品。

    借月饼炒作概念的不光是“黄金月饼”,一些商家除了在花色、口味、价格上比拼外,还给月饼附加了养颜、补血、保健等特殊功效,俨然成了“药饼”。石家庄市工商部门就此专门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慎买这类“概念月饼”。

    月饼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地强化和张扬。记者采访中发现,由此造成的浪费惊人。家住石家庄市神兴小区的一位处级干部说,每年中秋节前,其下属纷纷给送月饼,基本都是高档货,一家三口根本吃不了。他干脆把一部分拿给弟弟、妹妹,让他们给别人送礼。剩下的自己吃不了就扔了,每年的浪费特别大。

    这位处长坦言:“虽然觉得不对劲儿,但又不能对送礼者直说,感觉挺让人腻味的,已嚼不出月饼的甜香味道。”

    在走访石家庄市保龙仓、万利福等超市时,一些售货员说,现在市场上月饼明显供应过剩,主要是商家看好“送礼经济”,实际上每年积压不少。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梁勇教授说,多年来,从普通月饼到“礼盒月饼”,再到如今的“黄金月饼”,接受月饼早已成为越来越多身居高位者的一种负担,让唇齿之间混入更多腐朽气息。月饼承载了原本不属于它的职责--联络“感情”、打通“关系”,买通“门路”、换取“利益”。

    在对诸如“黄金月饼”的一片喊打声中可以看到人们对腐败的痛恨,为了遏制污染美好传统节日的“变味月饼”,专家建议: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严禁借月饼之名生产高档工艺品,还月饼以本来面目。同时应强化社会监督,紧紧盯住“黄金月饼”等的流向,让收礼者心有所惧。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