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不大众的不一定不是好电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9-18 08:37:48

  如果在一个阳性的环境里,姜文根本算不上是个异数;正是在中国目前普遍的阴性文化环境中,姜文的“霸”才被凸现出来。至于姜文自己,他其实经常有一种活在幻境里的焦虑感。

  《太阳照常升起》不是我们习惯看到的那种叙事流畅又花巧的电影,但是我喜欢。我喜欢“疯妈”那一段里的速度感和浪漫的神经质;喜欢林大夫那种质朴真诚的性感,忘了提一句,那段里有中国电影少见的幽默感;还喜欢大戈壁里的辉煌和大辉煌下个人的伤感。《太阳》不是一部完美无瑕的电影,但是它有中国电影缺乏的东西:浪漫、想像力、幽默和悲悯。

  姜文和他的电影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呼应关系。和他同辈的导演,比如第五代,有一种非常强的群体性,他们关心很多大时代的话题,他们的电影里总是可以找到许多群体记忆。但是姜文的三部电影,灵感全部来自个人感受:《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开场就聚集了速度、昂扬、幻想、懵懂、亢奋等成长中的所有要素,马小军基本上是他少年时期的影子。《鬼子来了》的动机则被他追溯到他13岁时看的《甲午风云》,直到他要拍《鬼子来了》的时候,他说他好像都能闻到那股气味,能感觉到那时候的光线,剩下的不过是一个“翻译官”应该做的:它们已经存在于意识的某处空间,翻版出来就是。

  个人感受固然有时会失之偏颇,但在过于重视群体讲述的中国,个人感受能够被表达反而是最意味深长的。姜文在行内以“任性”“霸道”著称,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不采取那些看上去极端“任性”的做法,也不可能准确贴切地进行这种个人感受的讲述和表达。

  当然,这不意味着那些毫无责任心的导演可以为自己的自私贪婪以艺术之名进行辩护。姜文实际上是个有道德感的人,他的电影其实永远在宣扬那些非常正面的价值观:善良、爱、勇气和生命力。姜文总是希望自己的电影“带劲儿”,希望观众在他的电影里得到淋漓畅快的感受。他缺乏的,只是时下流行的市民趣味:圆滑、妥协、小温暖、小幽默和小花招。而他所具备的,正是中国时下那些所谓“商业电影”最忽视的。

  如果在一个阳性的环境里,姜文根本算不上是个异数;正是在中国目前普遍的阴性文化环境中,姜文的“霸”才被凸现出来。至于姜文自己,他其实经常有一种活在幻境里的焦虑感。姜文说过自己有“狂躁症”,没有电影拍的时候,他连热水管和冷水管都分不清楚,生活的细节经常让他抓狂。只有电影才能拯救他,他对电影有一种近乎宗教的情感。采访过他剧组的成员都说,在现场,姜文总要保持拍摄现场的绝对安静———电影是造梦的机器,他则是做梦做得最深的那个,而且比任何人都更相信梦境。

  采访姜文时,他说过,只是在这几年,他才真正从梦境中走入社会,这几年,指的是《鬼子来了》后的几年。总是在和人较劲的姜文终于遇到了较不过劲的对手,姜文自己终于认识到了自我小宇宙的局限性。姜文说,女儿出生后,他忽然认识到,自己不过是漫长的生命长河中的一环。《太阳照常升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是有血缘关系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把阳光作为一种影像语言,拍阳光下20世纪70年代北京近郊的柏油路、光影斑驳的高大杨树、阳光投在人身上和地面上晃动的影子,拍阳光下发烫的铁皮屋顶,少年在上面的守候,这种感觉是每个人在青春阶段都会有的躁动,明快又直接。而《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和他现在的年龄有关,沉淀过后,生命回头看,很多话想说,又一时说得不是那么清楚。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