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粮、油、猪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方便面、豆制品等价格连锁反应,因此今年月饼价格备受关注。上海市消保委昨日公布的39种月饼价格调查显示,今年月饼比去年平均价格上涨14.78%,各品牌月饼涨幅差距之大也让人大跌眼镜,有的一分不涨,有的涨幅高达51%。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商家月饼大战一触即发。为了掘一桶金,性急的超市早已摆开阵势,腾出专柜,全力推销各色各类月饼,消费者呢则相对理性一点,面对眼花缭乱的月饼,精心挑选品相好且价格适中的月饼。
伴随着新一轮商品涨价狂潮,月饼势必同步跟进,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显示,39种月饼的售价总体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4.78%,涨幅从0到51%不等。依据此次调查结果,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月饼是大众化的应时食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月饼企业定价时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广大消费者承受能力,更要着眼于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大局,担负起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在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不应借机从中再谋取更多的利润。
上海市消保委的态度值得赞赏,月饼本是大众应时消费品,其价格应当为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月饼的价格已严重背离了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具体表现在过度包装、变相搭配上。一盒月饼少则数十元,多则上千元,原因就在于包装成本高于月饼生产成本,更有某些月饼包装内还搭配了镶金镀银的商品,醉翁之意不在“饼”,或许这正是商家的精明之处。
过度包装、变相搭配的危害不言而喻,其一,超出了老百姓合理的消费承受能力,吃不起月饼,给本该欢乐的中秋佳节蒙上了一层阴影;其二,浪费了宝贵的各类资源,吃完月饼后,许多包装或成家中摆设,或弃于垃圾桶内,甚是可惜;其三,过节送礼,越贵越好,给行贿者以可乘之机,由此加剧了腐败乱象。
如何确保月饼回归本来面目,让老百姓买得起月饼、吃得起月饼,我觉得近日西安市物价局公布凉皮、肉夹馍等13种小吃成本价格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们知道,月饼的定价是由原材料、机器折旧费、人工费,以及品牌价值等四个部分构成。鉴于今年粮、油、猪肉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涨价,一些月饼企业适当调整价格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原材料涨价了,月饼究竟涨价多少才是合理的,不能由生产企业说了算,必须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将成本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告诉消费者,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大大方方赚钱。
公布月饼成本价并非一件难事,只要物价、工商与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相关部门联手配合即可。月饼实际成本公开了、公布了,生产厂家再想在涨价上玩什么花招都是徒劳的,谁乱涨价,就会受到舆论监督,就会受到消费者抵制,过度包装、变相搭配就会消声匿迹,我们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