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我们为何走近“主旋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9-10 08:59:46

  刘恒,这位以《菊豆》、《秋菊打官司》而驰名的编剧,这两年写出了《张思德》、《云水谣》。9月7日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他讲起了自己的创作故事――“当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后,我就想是什么让张思德们这些最普通的人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是信仰,是为了信仰而牺牲。”

  围绕这点,刘恒用温情的细节塑造出了一个可爱可敬的张思德,其动力正是这种精神的感染与传承。

  而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的年轻女导演杨阳说起白求恩,更在激动处落泪,“感谢这次拍摄机会,让我走近白求恩……”

  张思德、白求恩,一中一外在平凡中成就永恒的人,用自己的生命质地深深打动了艺术创作者。艺术家们又将自己的所感化入作品,进而让更多人为之感动。观众们在网络上自发讨论,相约一起收看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企业家用这部电视剧替代了时尚的培训课程,让白求恩的人格之光润物无声地照进员工们的世界。纵观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从电影《云水谣》到电视剧《亮剑》,从话剧《立秋》到豫剧《程婴救孤》,无不是在以情动人的同时,以“小”见“大”。

  感谢这些创作者们,他们通过日益精湛的艺术手法,让一部部主旋律作品如此可亲可近,让观众因为一部电影、一部戏而感到自己也随之美好,随之纯粹,哪怕这种精神的沐浴只是瞬间。

  为什么众多艺术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创作重心放在了主旋律上?因为他们看到时代需要主旋律,更因为他们在主旋律影片的创作中,真切地体会了一种社会责任,并从万千观众的感动和共鸣中,获得了艺术工作者的成就感――这是远比名利更高的奖赏。

  相信今天仍有少数人一听到“主旋律”就会皱起眉头,这不是主旋律本身的过错,而是曾经不成熟的艺术探索留下的后遗症。今年是“主旋律”概念提出20周年,在这20年里,重要的不仅是对“主旋律”的各种讨论,还有伴随着这些讨论而进行的多样化的艺术探索,伴随着《焦裕禄》、《生死抉择》、《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一批佳作走入观众视野而开始形成的共识――“主旋律”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美好的内核,它包含着人类共有的优秀品质与永恒价值,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好莱坞并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工业,更代表着美国的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塑造。任何一个国家,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都有其教化的现世功能。在大众文化日益兴起,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对“内”来说,我们价值体系的完善与民族凝聚力的强化,需要“主旋律”;对“外”而言,我们民族形象的展示与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同样需要“主旋律”。

  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需求”,现实还不能让人乐观。比如,多家报纸会拿出十块版面热炒同一个娱乐事件,但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的报道,却置于报角,“不如一块豆腐大”……

  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主旋律”之于民族的重要性甚至紧迫性,并付诸实践之时,人们确实需要思考:我们该对唱响主旋律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如何让更多的人摒除成见,走近主旋律?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