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气爽,新的学期开始了,浏览有关开学的新闻,不免为一些人性化的开学举措所欣喜鼓舞,但是,更有一些开学的新闻却让人唏嘘,让人感慨,不禁让我们追问,开学,为什么总有五味杂陈充心头?
最近几天,学生家长网上热“晒”学费,网友列举:很多地区学费减免,但是幼儿园“兴趣班”花费比学费多;每年赞助费4000元,每个月还要交700元,4年幼儿园上下来,需要5万多元,比读大学还贵。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不允许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和“支教费”。但是,这条政策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句无人监管的空话,在国外,幼儿园大多是免费教育,即使收费也十分低廉,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和国际惯例接个轨呢。
某民办大学开学了,但是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比入学的学生还要多,开学时候排队退学,这恐怕是“史上最奇怪的开学奇观”,焦点在于校方原先许诺的文凭难以到位,一些民办高校对文凭承诺瞒天过海,结果带来了“文凭之痛”,这也是民办高校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管理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效果呢。
某市教育部门举办了资助贫困生入学联欢晚会,贫困生被要求上台和资助者跳舞——《感恩的心》,但这些贫困学生似乎不喜欢这样的“感恩”方式,包括频频给资助者写信。他们眼中的感恩,是努力活着,自然而有尊严。可以看出,一些部门很不善于理解“资助”的深刻自尊内涵,要知道资助需要,但是怎么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资助更需要。
某市向高一新生下发了高一一学年的课本,由于课本总数达到40册,比以往高一多近一倍,老师不得不反复叮嘱学生清点课本,避免领取时出现遗漏。看着厚厚的一摞课本,一位学生感慨:“原来以为课改后书可能会少点,没想到啊……”提倡研究性学习是应该的,但是,难道课本越多就越能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吗?更何况,有关教育部门有推销书籍的嫌疑。
某市一打工子弟学校育英学校,200余名学生在开学时办理了退学手续。校长说,学校现在租用的校车是公共汽车,不符合新的校车标准,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的以上两项标准,校车“每个儿童座位必须安装安全带”,“车内应无站立乘员”。这样的规定未免标准太高,公共汽车都在超载,也没有乘客的安全带,为什么就要要求校车呢,未免矫枉过正,更何况是民工子弟的校车呢,真的不能眼看着孩子失学而特殊一下吗?
某市一大学城菜价暴涨,新学期将至,不少返校学生打饭刷卡时都吃了一惊:“怎么那么贵?”部分学生大叫“吃不起啦”,并对饭堂调整菜价不公示表示异议。有关部门一再要求对于大学生食堂的菜价一定要谨慎对待,一些城市还专门给大学生进行补助,更有一些大学坚持不涨价,值得学习。学校食堂决不应该菜价暴涨。
某市不止一名中学生上学报道,怕老师告状挨批评,竟然雇佣三轮车夫充当家长,雇佣费15元,三轮车夫也说这样做很划算,但是被学校发现真相,把老师搞得瞠目结舌。想着法子弄虚作假,家庭、学校对孩子们的诚实教育遭遇了如此尴尬,到底该谁反思,该反思什么呢?
新的学期,教育应该有新的举措,更应该有新的和谐,开学,总有五味杂陈充心头让我们感到了教育的不安,遏止教育乱收费,管理好民办教育秩序,让贫困生尊严地接受资助,真正给学生减负,切实关爱外来工子女入学,保障大学生的饮食福利甚至不涨价等等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别让“开学,总有五味杂陈充心头”的现象周而复始了。
|